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是:危险性大、危害性大、突发性强、处置难度高。
处置措施:
一、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二、防护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
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四、现场急救
1.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2.现场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3.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五、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处置。


正确答案:输过程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时,特勤人员要根据泄漏物的特性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和其它防护器材才能进入现场,禁止在情况不明或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现场。在排险堵漏过程中要有监护人,并视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撒漏的爆炸物品应及时用水润湿,撒以锯末或以棉絮等松软物质轻轻收集后,由公安消防部门集中处理。有火灾危险时,应尽可能将爆炸品转移或隔离,不能转移隔离时,应组织人员疏散。扑救时,禁用砂土等物压盖,不得使用酸碱灭火剂。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应先检查阀门并拧紧,如无法拧紧时应设法堵漏。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迅速将车辆转移到空旷安全处,并带上防毒面具在上风处抢险操作;易燃、助燃气体泄漏时,严禁火种靠近。气瓶卷入火场时,应向气瓶大量浇水,使其冷却并移出危险区域。漏气钢瓶未经冷却前,因高压气流急剧外逸,摩擦生热,可能产生较高的温度或者爆炸。因此,拧紧开关时要防止发生意外。若不能迅速制止泄漏,应根据气体的性质立即将钢瓶浸入水中或相应的溶液中,如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氟化氢等酸性气体,可浸入过量的石灰乳等碱性溶液中;氨等碱性气体,可浸入稀盐酸等酸性溶液中;光气若发生微量漏逸且无防毒面具时,可向空中喷洒水雾,以降低光气浓度,大量泄漏时,可用液氨喷雾解毒。 (3)对于易燃液体,容器有渗漏现象时,应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移至安全通风处,进行修补或更换包装,撒漏物用砂土覆盖后扫净。灭火时一般不宜用水,但比重大于水或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可用雾状水或水;如毒性较大的液体着火时,应带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处。对于用槽车运输的易燃有毒液体泄漏时,要根据气象情况和泄漏程度,禁火区的半径至少应为100米以上,方圆800米实行隔离。并检查汽车发动机是否熄火,槽罐要做好接地准备工作,以防燃烧爆炸。 对处在火场中的槽罐车,应从侧面撒水并冷却之。并用带支架的自动水龙头或喷水机进行灭火。这些做不到时,人员撤离,尽量让它燃烧。发现安全阀发出声音或槽罐变色,立即避难。泄漏时,危险区域禁止明火和穿着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要触摸泄漏物,若无危险,应进行止漏。为了减少有害蒸气的产生,应进行洒水。对少量泄漏物,用大量水冲洗有泄漏物的地方,但却忌往容器里放水。对大量泄漏物,先筑堤将泄漏物围住,待日后进行销毁处理。 (4)对于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发生撒漏时,不得随意遗弃,应根据不同特性妥善收集,并转移到安全区域,更换或整理包装。有撒漏物处,不得在上面堆放物品或行走。这类货物中的一些金属粉未、金属有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及遇湿燃烧物着火时,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 (5)对于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撒漏时,先用砂土覆盖,打扫干净后,收集的撒落物不得倒入原包装内。万一着火时,严禁用水扑救。有机过氧化物应用砂土覆盖,再用干粉或雾状水扑救。其它氧化剂用水灭火时,防止水溶液流至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处。禁止用高压水柱直接射向火源。消防人员应穿带防毒面具,站在上风方向处进行抢救。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撒漏时,固体物品应及时谨慎收集,液体物品应用砂土覆盖后再收集妥善处理。撒漏物不准投向河、井或溪沟里,被毒物污染的车辆、机器、防护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救援场地的车辆进出口应设洗消站,防止发生二次污染。毒害品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对散发有毒气体的火灾,施救人员应全身防护,站在上风处进行扑救,对遇水能发生反应,生成易燃或有毒气体的物品(如金属铊、锑粉、铍粉、磷化锌、磷化铝、氟化汞、三氯化磷等等)不得用水灭火。对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等)不得用酸碱泡沫灭火。以免生成氰化氢剧毒气体造成中毒。 (7)对于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矿石、矿粉撒漏时,应将撒漏物收集,并调换包装。放射性试剂、化工制品撒漏时,应由熟悉物品性质的专职人员处理。被污染的场所(包括车辆、设备)要清扫、洗刷干净。放射性同位素内容物外露时,应立即划出适当的安全禁区,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和公安部门协助处理。人员受到大剂量照射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第2题:

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特点为:事故地点不确定、物质性质难判定、事故危险性大和处置难度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简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正确答案:(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人员的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介质,事故中心区域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介质,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根据不同介质和泄漏量确定夜间和日间疏散距离,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严格按专家组制定的方案执行。 (2)泄漏源控制:喷雾稀释;引流燃烧;堵漏处置。 (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集);废弃处理。

第4题: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做好员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熟悉掌握操作规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了解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掌握泄漏、火灾、中毒等应急处置措施,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氨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氨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扩散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氨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毒性强,处置难度大。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眼灼伤,吸入浓度高、量大的氨气能致人死亡。发生泄漏的部位、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及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二)警戒疏散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消除警戒区内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烧的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医疗急救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降毒,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稀释不宜使用直流水,以节约用水、增强稀释降毒效果。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和单位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烃泵倒罐可分为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两种。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氨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利用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氨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将泄漏的液氨导流至稀盐酸溶液中,使其中进行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
(十二)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氨钢瓶发生泄漏,又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
(十三)洗消处理,
1、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①化学消毒法:用稀盐酸等酸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物体表面,进行化学中和,形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②物理消毒法: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
③简易排毒法:对染毒空气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或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实施暂时封闭,依靠日晒、雨淋、通风等自然条件使有毒物质消失。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四)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第6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确定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有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 ( )。

A.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

B.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C.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

D.矿山爆破事故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当调派()特种车辆。

  • A、防化救援车
  • B、抢险救援车
  • C、云梯车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事故控制及处置程序。


正确答案:(1)查明事故性质(爆炸、燃烧、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展趋势,防止火灾、爆炸和继续泄毒,全力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封锁事故现场,危险区域实行隔离,严格交通管制。禁区范围大小要根据泄漏物的性质、规模、危险程度、气象等情况来确定,确保安全。 (2)抢救伤员和中毒者,疏散毒区内人员,转移现场的危险物品。要集中力量抢救中毒人员,并转移到上风安全地点就地或送医院进行急救治疗。转移现场危险品时,要根据操作规程,防止忙中出错。对包装破损或正在泄漏的危险品要采取工程措施科学收集和止漏处置。要仔细检查汽车发动机是否熄火,正在泄漏的危险品容器、槽罐等要进行接地,以防火灾发生,增加新的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寻找肇事司机,联络事故货主单位。为救援的针对性争取宝贵时间,以便开展有效技术救援。

第9题:

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时,排除险情时的措施有那些。()。

  • A、禁绝火源
  • B、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 C、放气牵出
  • D、疏导转移
  • E、引火点燃

正确答案:B,C,D,E

第10题: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中,进行放空点燃安全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放空点燃必须经专家论证并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实施。
②放空点燃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信号枪、“魔术棒”爆竹、长火炬、火焰喷射器、预置火炉或者着火油盆等)。
③放空点燃必须从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④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必要时组织水枪实施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