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女,41岁,工人,1996年3男15日就诊。 诉: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4天,天前.感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继而在右

题目
问答题
吴某,女,41岁,工人,1996年3男15日就诊。 诉: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4天,天前.感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继而在右腰胁部出现小水疱,带状排列,刺痛,不能入睡,伴发热。口干,小便黄。 查:右腰胁部可见绿豆大水疱,排列成带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5岁。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论治后使用龙胆泻肝丸有明显好转。

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宜加服的成药是
A.增液口服液
B.通便灵胶囊
C.芩连片
D.苁蓉通便口服液
E.导赤丸

答案:E
解析:
BDE本组题考查常用内科清热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及联合用药问题。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组成。其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应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可加服导赤丸。

第2题:

患者,男,36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三天,伴呕吐,胸胁满闷,心烦,上腹部胀满疼痛。临床辨证当是()

  • A、大陷胸汤证
  • B、小柴胡汤证
  • C、黄芩汤证
  • D、小陷胸汤证
  • E、大柴胡汤证

正确答案:E

第3题:

某男,42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继则全身出现多形性红斑丘疹,伴见散在性水疮,舌红苔微黄,脉弦滑微数,应诊断为何病

A.猫眼疮

B.猩红热

C.红皮症

D.杨梅疮

E.红蝴蝶疮


正确答案:A

第4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诊断、诊断依据、证型;并写出治法、主方、用药和外治法)患者,女性,40岁。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5日。患者5日前感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继而在左腰胁部出现小水疱,带状排列,刺痛不能入睡,伴发热,口干。体查:左腰胁部可见绿豆大水疱,排列成带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正确答案: 诊断:火带疮或带状疱疹。
诊断依据: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5日;左腰胁部出现小水疱,带状排列,刺痛不能入睡。
证型:肝经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用药:龙胆、生地、车前草、泽泻、山栀、木通、当归。
外治法:用青黛膏或二味拔毒散外敷患处。

第5题:

患者男性,43岁,主因“阴囊刺痛肿胀1天”就诊。患者于1天前出现双侧阴囊刺痛肿胀,伴寒战发热,体温39.5℃。既往史:糖尿病史12年。体检:双侧阴囊及阴茎显著肿胀。 患者还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 A、阴囊皮下触及捻发感
  • B、阴囊发黑
  • C、阴囊皮肤部分破溃
  • D、尿道破裂
  • E、睾丸破裂
  • F、病变蔓延至下腹部

正确答案:A,B,C,F

第6题:


患者,女,35岁。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论治后使用龙胆泻肝丸有明显好转。

医师处以龙胆泻肝丸,是因其能
A.清肝胆,解郁
B.清肝胆,利湿热
C.清肝胆,泻下通便
D.清心,解郁
E.清心,利湿热

答案:B
解析:
BDE本组题考查常用内科清热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及联合用药问题。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组成。其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应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可加服导赤丸。

第7题:

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 A、出疹前1~2天患儿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等
  • B、发热同时或迅速出现皮疹,从头皮向躯干进展,呈向心性分布
  • C、皮疹多沿受累神经分布,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
  • D、皮疹初为斑丘疹,继后出现疱疹、痂疹、脱痂过程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者,女,35岁。2天前右胸肋胀闷不适,伴头晕胀痛,口苦咽干,纳差,翌日晨起时觉右胸肋有轻微刺痛,至下午渐渐出现绿豆大疱疹,簇集分布,伴灼热感及针刺样疼痛。刻诊:右胸肋部密布潮红疱疹,且部分疱疹糜烂破溃,性情急躁,伴头痛头胀,口苦纳差,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中医辨证论治后使用龙胆泻肝丸有明显好转。

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是
A.龙胆草、柴胡、黄连、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
B.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大黄、炙甘草
C.龙胆草、柴胡、黄连、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大黄、炙甘草
D.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
E.龙胆草、柴胡、黄柏、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

答案:D
解析:
BDE本组题考查常用内科清热剂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及联合用药问题。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组成。其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若患者兼有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应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可加服导赤丸。

第9题:

钱某,女,二十五岁。患者平素沉默少言,虽有不快,亦郁闷心中。近半年来,常感胸胁部隐隐作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饮食减少,脘胀不适,月经量少,时有发热或恶寒,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此病例治疗立法应为:()

  • A、行气疏肝,调和营卫
  • B、疏肝健脾,行气活血
  • C、疏肝清热,健脾养胃
  • D、健脾助运,行气疏肝
  • E、养血疏肝,健脾和营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王某,男,16岁,学生。2005年5月13日就诊。 主诉:左大腿下段疼痛,伴高热7天。7天前患者感左大腿下段剧痛,尤以夜间为甚,左下肢不能活动,伴发热,恶寒,全身不适,口干,大便结,小便黄。 查:左下肢下段近膝关节处稍红肿,压痛明显。股骨下段有叩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正确答案:诊断:急性附骨疽。
诊断依据:A.左下肢疼痛7天。不能活动;B.检查时见左下肢股骨下段有叩痛;C.伴高热、恶寒、口干等全身症状。
辨证分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黄连、黄柏、山栀、银花、牛膝、地丁、车前子、茯苓。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