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自发性的智能。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因为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的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如果不通过教育去启动这种内在冲动,那么就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逐渐迟滞、被消磨。
(2)人的创造性。其实,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
(3)协助孩子自我发展。传统的教育是成人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而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其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是教育的真谛。
(4)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后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
(5)给孩子自由。要给孩子自由选择工作材料,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成人应观察那些活动,辨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地禁止,逐渐加以根绝。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内在潜力”)。
蒙台梭利认为,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2)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
(3)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
(4)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5)纪律教育。
蒙台梭利批评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从而制定出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以压制儿童天生的“野蛮的顽皮性”。
(6)教师。
蒙台梭利学校则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自的“工作”,独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
(7)课程组织结构。
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结构是按照领域进行的。为3~6岁儿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习环境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实际生活领域、感觉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此外,音乐、艺术、运动和戏剧等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课程中。

第2题:

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要影响,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林哈德与葛笃德》等书。()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答: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于l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目标(2分)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最终目的(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1分)
(2)教育内容。(2分)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了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①日常生活练习: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管理家务的工作等。(1分)
②感觉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1分)
③语言教育:主要包括读的教育和写的教育。(1分)
④数学教育。(1分)
⑤文化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几个方面。(1分)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包括三个要素:
①有准备的环境(这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基础,要求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秩序;自
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1分)
②教师: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对孩子发展的引导作用,认为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角色:
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1分)
③教具(其中感官训练最具特色)。感官教具具有如下特点:刺激的鼓励性;操作的顺序性;工作的趣味性;教育的能动性。(1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偏重智能而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等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对今天的学前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2分)

第4题:

《蒙台梭利教育法》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文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第5题: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两大原则。


答案:
解析:
(1)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天赋的潜能,主张让儿童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下发展潜能。因此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使每个儿童具有的天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现,幼儿的学习应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有二:①环境教育原则。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套经过组织及协调的材料或玩具,用来促进儿童有效的学习。②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

第6题: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文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倍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同福禄倍尔一样,她用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幼儿教育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观、自由纪律观、感官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几个部分。
对于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有如下的见解:
(1)关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蒙台梭利认为:由遗传决定的心理潜能规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其表现就是自发冲动,正是这种自发冲动赋予儿童积极的生命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心理潜能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并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获得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她的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认为教育过程应与儿童心智发展阶段和兴趣相适应,而不应完全按照课程要求或教师的计划。
(2)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敏感期。在某一个敏感期儿童对某一些物体和练习特别感兴趣,能毫无困难地应付和学会他的特殊敏感度适用的事物;敏感期一旦过去,相应的兴趣随之消失。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敏感期的观点,是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称为创造期。这一阶段出现一个又一个敏感期,是各种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任何疏忽和偏差都会造成永久性缺陷。该阶段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3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依靠其感官敏感性无意识地吸收一切外界刺激,并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分别地、独立地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3~6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这时儿童从无意识逐渐转化到有意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表现出对成人影响的敏感。第二阶段从6岁到12岁,是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有意识地学习,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儿童终生的智力兴趣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又一重大变化时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蒙台梭利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儿童第一阶段的发展。
(3)除了幼儿发展观以外,自由纪律观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引导还是压制儿童的自由活动是区分教育好坏的标准。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蒙台梭利把自由与纪律密切联系起来,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为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的三根支柱,它们通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服从是自我约束的重要标志,而服从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相应的活动或抑制能力,即意志,而意志是在工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重视感官训练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特色: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门户,对智力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她很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她认为,幼儿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儿童心灵在敏感期吸收的东西将保持终生,而任何疏忽都是不可弥补的。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为“儿童之家”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她把感官训练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这些感官联系练习还可以校正儿童早期出现的一些感官上的缺陷。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强化感官训练的同时,非常重视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既能促进儿童体力和各种动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蒙台梭利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倍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她的方法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

第8题:

蒙台梭利教育法包含的因素是:有准备的环境、_______和_______。


正确答案:
教师教具

第9题: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法复兴的原因。
(1)蒙台梭利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具有现实意义。
(2)蒙台梭利对于智力发展的看法顺应时代呼声。
(3)蒙台梭利对儿童个别学习得强调符合当时美国教育的需要。
(4)蒙台梭利感觉运动训练的效果得到重视。
(5)蒙台梭利对专注的重要性的强调在美国得到证实。

第10题: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动实现的形式是()
区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