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侵犯行为的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侵犯行为的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认为侵犯行为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习得的。

A.生物学理论

B.本能论

C.挫折—侵犯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D

第2题:

班杜拉关于攻击行为的解释是何种理论?()

A、本能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侵犯目的说


参考答案:C

第3题:

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美国耶鲁大学的多拉德首次提出了“挫折一侵犯假说”。该理论认为,挫折和侵犯是互为因果的,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挫折一侵犯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三,在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恒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可见,挫折与侵犯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第4题:

认为挫折导致侵犯行为是(  )的观点

A.生态学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挫折一侵犯理论

答案:D
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在研究侵犯行为时,提出挫折一侵犯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这种设想没有考虑实际存在的其他因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而仅仅突出挫折的作用,引起了不少批评。为了克服这种局限,现时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情绪→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这一公式。

第5题:

[单选题]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本能论
C.挫折一侵犯学说
D.侵犯论

答案:A
解析: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

第6题:

认为当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就产生攻击行为是何种理论?()

A、本能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侵犯目的说


参考答案:D

第7题: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这是()的观点。单选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本能论
C. 挫折——侵犯学说
D. 侵犯论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
侵犯行为的原因,书本上有三个理论:(1)本能论的解释。(2)挫折——侵犯学说。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3)社会学习观点。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第8题:

试图以行为主义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是

A.侵犯-挫折假说

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本能论

D.模仿与社会学习理论

E.平衡理论


参考答案:D

第9题:

对打砸豪华小汽车等仇富行为解释力最强的理论是

A.侵犯的生物学理论
B.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C.挫折一侵犯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
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遇到挫折后,可能会将他们遇到的挫折转嫁到富人身上,由此产生仇富行为。

第10题:

简述挫折—侵犯性理论对侵犯和暴力的解释。
根据挫折——侵犯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几条结论:首先,挫折是引发侵犯行为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其次,挫折在某种条件下能促使侵犯行为的产生:
第一,挫折必须是剧烈的(引起愤怒情感的),至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第二,它必须被知觉为有意的或人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