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

题目
多选题
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cm×6.9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

发生部位为胃

B

CD117阳性

C

肿瘤大小

D

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

肿瘤坏死

F

血管数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35岁。上腹饱胀、纳差、体重下降1年。每餐进食约50g固体食物即感上腹部饱胀而无法继续进食。胃镜检查:黏膜光滑,花斑样,以红为主。该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主要机制为

A.幽门痉挛

B.胃体蠕动减弱

C.胃排空延迟

D.胃窦蠕动减弱

E.胃底容受性舒张障碍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69岁,持续上腹部隐痛半年,多次粪隐血阳性。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为明确诊断,患者应行的检查为

A.上腹部CT检查

B.胃镜检查伴活检

C.胃泌素测定

D.胃酸检测

E.肠镜检查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50岁。上腹部不适3个月,伴消瘦,乏力,贫血,治疗效果差。检查:上腹部可触及包块,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A、消化性溃疡

B、胃癌

C、慢性胃炎

D、胆石症

E、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男,65岁,1小时前无诱因出现黑便来诊,近期厌食、体重下降,查体: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部包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 A、X线钡剂造影
  • B、放射性核素扫描
  • C、急诊胃镜
  • D、腹部CT
  • E、腹部B超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男,48岁,上腹不适,纳差2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示重度肠上皮化生,为防止癌变,最适合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CT
B.胃镜
C.血清肿瘤标志物
D.腹部B超
E.上消化道造影

答案:B
解析:
定期胃镜检查是胃癌高发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故选B。

第6题:

女性患者,69岁,持续上腹部隐痛半年,多次便隐血阳性。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患者应行哪项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A.上腹部CT检查

B.胃镜检查伴活检

C.胃泌素测定

D.胃酸检测

E.肠镜检查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男,48岁。上腹部不适,纳差2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提示重度肠上皮化生,为防止癌变,最合适的随访检查方法是:

A.腹部CT

B.上消化道造影

C.腹部B超检查

D.胃镜

E.血清肿瘤标志物


正确答案:D
胃镜是诊断及检出胃癌的重要手段。

第8题:

患者,男,48岁,上腹不适,纳差2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示重度肠上皮化生,为防止癌变,最适合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CT

B、胃镜

C、血清肿瘤标志物

D、腹部B超

E、上消化道造影


参考答案:B

第9题:

男,48岁。上腹部不适,纳差2年,胃镜检査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提示重度肠上皮化生,为防止癌变,最合适的随访检查方法是:
A.腹部CT
B.上消化道造影
C.腹部B超检查
D.胃镜
E.血清肿瘤标志物


答案:D
解析:
胃镜是诊断及检出胃癌的重要手段。

第10题:

患者男,65岁。1小时前无诱因出现黑便来诊,近期厌食、体重下降,查体: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部包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 A、X线钡剂造影
  • B、放射性核素扫描
  • C、急诊胃镜
  • D、腹部CT
  • E、腹部B超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