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

题目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K14+230~K16+380可否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路基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有( )。
A.悬崖陡坡地段的三、四级公路,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
B.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级公路填方路基下路床的填料CBR值不宜小于5
C.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三级公路挖方路基上路床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4%
D.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200mm


答案:A,B
解析: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为路堑,岩性为粉质黏土、粉砂质泥岩,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采用7.5#浆砌片石护面墙,护坡设耳墙一道;其他各级边坡采用C20混凝土拱形护坡,拱形骨架内喷播植草。本路段最大挖深桩号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为-31.2m,桩号K18+520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对全线的路堑工程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其中,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
  路堑开挖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边桩放样采用坐标法。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包括“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
  路堑开挖过程中,为监测深路堑边坡变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埋设了观测桩。在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开始由下往上进行防护工程施工。在第一级边坡施工中,边坡局部凹陷。
  【问题】
  1.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何时完成?
  2.图2中,标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别是指什么宽度?写出边桩放样所需的3个设计文件。
  3.改正施工单位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错误。
  4.浆砌片石护面墙的耳墙设置在什么部位?针对第一级边坡出现的局部凹陷,应如何处置?


答案:
解析:
1.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不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路堑边坡分项工程开工前完成。
2.标注尺寸为120cm是指碎落台宽度,标注尺寸为2600cm是指路基宽度。边桩放样所需的设计文件有“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或“路基设计表”)。
3.防护工程应开挖一级后,及时防护一级。上一级防护未完工,不得开挖下一级。
4.耳墙应设置在护面墙中部。针对第一级边坡出现的局部凹陷,应挖成台阶后用与墙身相同的圬工填补(或7.5#浆砌片石填补)。

第3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其中,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如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问题】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
解析:
答案: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A的作用是预留运输施工便道。

第4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M合同段,由于工期紧,需要在冬期与雨期施工。该合同段地表土层厚2~3m,土层类型多样,土层下为砂页岩互层。其中: K15+000~K18+500段为平原地区,路基以低路堤为主,土质为黏土。 K18+500~K20+5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 K20+500~K27+200段为丘除地区,土质为砂类土。 K27+200~K30+800段为丘陵地区,土质为膨胀土,路基以填方为主,填料就地采用。 在冬期施工,开挖本合同段路堑表层冻土的方法宜采用( )。

  • A、机械破冻法
  • B、爆破冻土法
  • C、火烧法
  • D、蒸汽放热解冻法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18km的新建高速公路,其中K0+000~K4+500段为填方路段,原地面横坡平缓,路基高度为3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44.500~K104.500段为半挖半填路段,原地面坡度1:4.5;K10+500~K174-200段为低填方路段,路基高度为1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174-200~K174-800填方路段,填料为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80%,K17+800~终点为挖方路段,地表约为0.5m厚黏土,下为Ⅲ级岩石,基本不含水分,本路段有高压线反复跨越公路。 对K0+000~K4+500段路基施工,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 A、水平分层填筑法
  • B、纵向分层填筑法
  • C、横向填筑法
  • D、联合填筑法

正确答案:A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问题:
1.K14+230~K16+380可否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说明理由。
2.通过事件一中的试验,还应得出哪些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3.事件二中还需要获取哪些施工参数
4.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错误做法。


答案:
解析:
1.可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因为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0A~70%。
2.还应得出土样的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
3.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
4.“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错误。

第7题:

高速、一级公路填方路基在路床顶面以下深度0~80cm及零填及挖方路床顶面以下0~30cm的填料的最大粒径为()cm。

  • A、5
  • B、10
  • C、12
  • D、15

正确答案:B

第8题:

( )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面体。

A.路堑
B.路堤
C.半填半挖路基
D.挖方路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工程的组成。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面体

第9题: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某公路填方路基判定处于潮湿状态,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和稳定,路基填料不宜选择的填料为:( )。

  • A、砂砾石
  • B、灰土
  • C、低液限黏土
  • D、水泥稳定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18km的新建高速公路,其中K0+000~K4+500段为填方路段,原地面横坡平缓,路基高度为3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44.500~K104.500段为半挖半填路段,原地面坡度1:4.5;K10+500~K174-200段为低填方路段,路基高度为1m,填料为细粉质砂土;K174-200~K174-800填方路段,填料为土石混合料,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80%,K17+800~终点为挖方路段,地表约为0.5m厚黏土,下为Ⅲ级岩石,基本不含水分,本路段有高压线反复跨越公路。 K10+500~K17+200段,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细粉质砂土的( )。

  • A、最小强度
  • B、最大粒径
  • C、最大强度
  • D、最小粒径
  • E、弯沉值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