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内容要求为:“知道电压、

题目
问答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折射率的内容要求为:“测定材料的折射率”一
材料二高中物理教科书“折射率”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知识点。
任务:
(1)简述什么是折射率。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包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答案:
解析:
(1)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n表示。 (2)教学设计如下: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掌握插针法测折射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操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物理实验及物理理论学习的兴趣以及团体协作和共同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测定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
教学难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玻璃砖、量角器、白纸、铅笔、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个、计算器、木板、图钉、大头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当光以一定的入射角射入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的方向会发生平移,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生:画出示意图,回忆光的折射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做出光的示意图让学生回顾光的折射基本定律,同时也为接下来在实验中画出实验原理图作铺垫。同时,学生画出示意图的过程中,能迅速进入到课堂状态。
(二)新课内容
1.实验方案设计
现在给定大家器材: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一块,大头针四枚,白纸一张,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个,量角器一个。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画出光以一定入射角穿过玻璃砖时的传播路径。
老师引导:想一想,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应该测出哪些物理量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的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代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再画出一直线段A0代表入射光线;然后画出分界面上0点处的法线N0。


第六步: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用折射定律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第七步:改变入射角。重复第二至第七步,多测几组。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通过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和总结,让学生深刻理解插针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操作环节
学生台上演示实验。
在演示者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发现问题并记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一是可以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共性的盲点。让学生真正进行实际操作,领会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及实验数据的合理性。
老师引导实验注意事项:
(1)入射角问题的确定:入射角太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若入射角i过大,则由大头针P1、P2射入玻璃中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P3、P4。因此画入射光线A0时要使入射角i适中,入射角i应在15°~75°范围内取值。
(2)P1与P2间距太小:不容易确定光路。
掌握了基本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后,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的处理见下表:

3.数据操作环节
老师引导学生,在之前有过数据处理的经验上,利用图像,删去无效数值,得到较为准确的折射率数据。

4.交流讨论
老师引导:本实验要求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那么我们手头并没有量角器又如何来求正弦值呢
现在请大家思考有没有不用量角器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法。
学生思考后演示.利用数学三角函数可以求出。

老师引导注意事项:强调圆要适当地画大一点以减小误差,并告诉大家一定注意,要计算的是入射角的正弦值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所以,要注意找准圆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交点,切忌不要找成出射光线与圆的焦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针对性,对本节课有巩固作用,另外让学生知道插针法适用于多样性的玻璃体结构的光学仪器,并不仅限于课本中的玻璃砖,让学生开阔视野。同时,改进实验方案,让学生具有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作业
总结回顾分享:学生分享实验过程及成果。
教师总结:现代的科学研究是众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大家一起分析问题、制定考案、分工研究,最后汇集成果,共享成果。没有分工合作,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的研究任务的。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总结回顾,让学生体会分工合作的乐趣,培养团体协作和共同面对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及物理理论学习的兴趣。
作业:大家可以进一步思考有无其他方式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四、板书设计

第2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重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认识力的作用教果。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1)简述重力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重力,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


答案:
解析: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教学设计如下:
[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L,t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之前物理学规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②提高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0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进行新课
1.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l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9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投影仪展示一)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稃、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竖直 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 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隹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难,先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 需要什么辅助器材 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展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做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2.由于八年级学生刚接触到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第3题: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网,量算距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图"中"比例尺"的有关内容。


阅读关于"地图"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熟悉题本内容,其次研读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第4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要求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一节中的实验探究如图10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路程、速度等知识。
任务:
(1)简述速度的概念。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速度的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答案:
解析:
(1)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2)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对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处理,通过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小球沿斜坡滚下的速度变化的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积累相关的物理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观点,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验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教学难点:能够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三、教学准备
停表、卷尺、小球、斜面、挡板等。
四、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在导入环节,播放奥运会上博尔特百米赛跑的视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判断博尔特在百米赛跑的过程中。他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具体可以如下展开:
师:大家知道2016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对,就是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看来大家对奥运会都十分关注.那相信大家也知道目前的百米赛跑记录是谁保持的吧?对,就是博尔特!现在,我们来再次观看一下博尔特在奥运会比赛场上的英姿。不过,请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博尔特百米赛跑的过程中,他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播放视频。
同学甲:博尔特在跑步的过程中,前半部分速度越来越快,后来速度变慢。
同学乙:博尔特开始的时候,速度越来越大,但是后来速度保持不变。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都有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究竞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他的速度究竟如何变化呢?我们该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呢?通过这样的提问顺势引出课题:《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都了解的奥运名人并结合播放视频的形式,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投入到课堂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有利于引出课题.进行新课的教授。
(二)合作探究,新课教授
(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够证明博尔特的跑步速度的变化情况。这时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当讨论结束后.让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予以恰当的评价。当大家充分交流讨论后,确定好实验的计划。具体可以如下进行:
教师: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博尔特百米赛跑的速度变化呢?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说明各组的观点。教师对各组代表的发言,予以及时的肯定或者引导,给出恰当的评价。
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明确或者引导学生发现方法:将物体运动路程或时间分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并进行比较。
当学生能够得出实验方法以后,请学生选择两个问题中的一个进行探究实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多会选择探究100m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若学生选择了另一问题,就在教室里进行分组探究)
确定了探究实验的选题以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①器材的选择:停表、卷尺等。
②实验方法:将路程分段,每10 m处站一同学计时。
③实验数据记录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方法,接下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在科学探究诸环节中,制定计划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适时、适度、合理地引导或示范,能够让学生经过充分地思考,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教师将学生分为3—4组,每组l2名左右的组员,小组内分工合作,1名运动员,10名计时员,1名记录员。教师讲明注意事项:①蹲踞式起跑;②分加速跑、中途跑、冲刺跑三个阶段;③终点不要急停;④发令枪冒烟各计时员同时计时.到达每一段处终止计时。
学生按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收集多组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认真严谨。多组实验数据的收集,不仅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同时多组实验数据的收集,更能保证结果的科学与准确。
(3)数据分析,论证猜想,
这一部分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回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分小组,对各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讲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以及说明什么是变速运动。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通过计算分析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且能够体会到物理科学的严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此对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数据收集及分析论证等环节进行评估、交流与合作。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与总结。
设计意图:实验结束后的交流与总结,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且充分地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提高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知识应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练习题:
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李丽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 m,40 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李丽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跑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2)从10 IB到30 m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从30 m到柏m处的平均速度____m/s;
学生完成题目、相互交流并展示答案。
教师矫正错误,评价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对新掌握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四)总结提升,课下拓展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同时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此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他们严谨的物理思维。课下,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中的另一选题。
设计意图:结课之前的总结梳理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再次加深他们对新知的印象。课下的实验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升个人的素养。
六、板书设计

第5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扩散”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内能和能量”一节中关于“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如下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扩散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


答案:
解析:
(1)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扩散现象,知道分子动理论是从本质上认识扩散现象。
(2)知道温度对于扩散现象的影响,并能用理论解释部分常见的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具备根据实验现象和已掌握的知识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科学知识理解实验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现象的验证思路,逐步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2.难度: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扩散现象。
三、教学过程

第6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磁生电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器材及电路图如图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场、电生磁等相关知识。
任务:
(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24分)


答案:
解析:
(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的学习,掌握从多种因素中找出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信息,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电生磁以及磁能生电的对比,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合作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由以前学过的奥斯特实验说明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 不少科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经过l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发现磁可以产生电。但需要一定的奈件。什么条件能让磁才能生电呢 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2.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1)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还需要补充实验器材吗
学生讨论总结,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2)思考:如何获得磁场 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 如何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
学生思考后回答:①磁体周围有磁场,利用磁体可以获得磁场。②电路中有电流,电路要闭合,还需要电源。③利用电流表来检测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3.尝试的角度
(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
学生观察现象.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导线在磁场中静止,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2)改进实验方案,固定磁体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着不同方向运动,观察电流表的反应。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3导体沿着磁场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当导线在磁场中水平运动、斜运动都会产生电流。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师: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思考:导线固定不动,移动磁铁,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吗 为什么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因为当磁体运动时,线圈相对于磁场也是运动的,并且在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
(4)导线在磁场中向左和向右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固定导线不变,把把磁体向左和向右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若把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同时改变,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学生观察实验,当导线的运动方向不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也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而同时改变磁场和导线运动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5)小结: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或导线运动方向相反,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变化.而同时改变磁场和导线运动方向,则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4.发电机
(1)老师出示发电机模型。
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 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现象]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2)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①发电机的构造
看书后回答:发电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它是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与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电动机的换向器。②工作原理
当线圈在外力的带动下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的两个边分别切割磁感线,且切割的方向不同,所以它们主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同,这正好使线圈沿着某一个方向向外流出电流。
当线圈两边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变成了倾斜的方向,使得切割磁感线的条数减少,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减小.所以出现一大一小的指针摆动现象。
当线圈转过了l80度以后,线圈的每条边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故它们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相反,所以还会出现电流表指针方向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的现象。
5.交流电
(1)概念: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所从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我们把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电流,简称交流。
(2)频率:在交流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第7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的内容标准:“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材料二某物理教科书关于“两种电荷”部分内容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任务:
(1)缺
(2)根据上述材料,利用该实验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答案:
解析:
(1)缺 (2)教学设计如下:
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体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电荷的定向移动实验,学生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初步了解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别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了解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微观解释。
三、教学用具
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橡胶棒、金属棒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存在哪几种电荷它们分别是
生: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其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师:电荷闻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呢
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师:实验室常用什么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如何检验
生: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师:金属箔的张角大小可以反映什么问题呢7
生:金属箔张开越大,说明其上所带电荷越多.
环节二:新课教学
师:(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同学们观察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有什么不同
生: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是张开的,B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师:用橡胶棒将验电器A、B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用橡胶棒相连,A、B的张角没有变化。
师:再次使A带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连接在一起,观察A和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和橡胶棒的现象一样吗
生:用金属棒将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观察到的现象与橡胶棒的情况不同,此时A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了,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桌两人一组进行讨论,时间为3分钟。
生:这说明了验电器B也带电了,由于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移动。
教师总结:上面实验说明,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在橡胶棒中没有发生移动。因此,我们把容易传导电荷的物体叫作导体;把不容易传导电荷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同学们能说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吗
生:(讨论交流后总结)金属、水、人体、大地等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是导体;橡胶、陶瓷、固态玻璃、塑料、干木头等应该是绝缘体。
师:石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猜想讨论,无法确定石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
师:以金属为例,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我们要判断石墨是否为导体,就要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石墨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揭晓谜底。
环节三:用电安全常识拓展
电工在安装设备的时候,如果导线不够长,往往需要接一段。电工在接导线的时候时会把导线外面的塑料皮剥掉,接好导线芯之后再缠上黑胶布。
师:电工为什么要剥掉导线外面的皮呢
生:因为只有导线里面的铜线连在一起,导线才能通电。
师:为什么接好导线之后还要缠上黑胶布呢
生:因为黑胶布是绝缘体,包在导线外面能防止漏电伤人。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安全用电常识呢
生:(交流讨论)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布修复;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过多用电器;使用漏电保护器等。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导体和绝缘体,以及部分安全用电常识,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发现.积累更多生活中的用电常识。

第8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光的反射”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光的反射”一节。关于“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的探究实验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等。任务:
(1)简述光的反射定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答案:
解析: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②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②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规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第9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标准为: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简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


答案:
解析: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教学设计如下:[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
动画展示:正在喷发的火山。(让学生用以上的结论分析火山喷发的现象)
引出问题: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本课设计中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从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待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3)第1小组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68℃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动画展示:如何用图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设计意图: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部分:认识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得出结论:(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
设计意图:这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物理过程,教师应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含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图象法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地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为今后使用图象法学习物理打好基础。
第三部分:认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咸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菜不被冻坏。
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0C~400C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部分从设计上启发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学习.并紧密的联系前沿科技,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课堂小结基本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
(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基本方法: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来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茶在熔化的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
3.认识固体熔化曲线。
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5.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任何物质熔化都要吸收热量,凝固都要放出热量。

第10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浮力”一节.关于“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探究实验如下: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在图14.5-3中,塑料块浸入水中之后,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叫做塑料块所“排开”的水。
利用图中的器材,测出塑料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再测出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你能不能发现塑料块所受的浮力等于什么
如果烧杯中的水没有溢出.我们怎样判断塑料块排水的多少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浮力的概念。任务:
(1)简述阿基米德原理。(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答案:
解析: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并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这个结论,提高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交流能力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克服困难,耐心观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
教学过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