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李立三
王明
第1题:
第2题: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第五反"围剿"失败。
第3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 )
A、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
D、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第4题:
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第5题: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说明()
第6题:
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7题:
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第8题: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即
A.陈独秀的“左”倾机会主义
B.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
C.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D.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
第9题: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第10题: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