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性患者,从小比较任性,脾气大,经常因小事哭闹,3个半月前得知丈夫有外遇,一直闷闷不乐,每餐只吃一点水果,2个月前

题目
单选题
30岁女性患者,从小比较任性,脾气大,经常因小事哭闹,3个半月前得知丈夫有外遇,一直闷闷不乐,每餐只吃一点水果,2个月前因咽不下气与丈夫大吵了一次,第二天醒来后好像突然回到了5年前和丈夫谈恋爱时,结婚以后的记忆都没有了,不认识近5年内认识的人和事,连女儿也不认识,但日常的家务工作能正常做。该患者记忆恢复后,再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
A

防止症状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B

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

C

使患者人格分离的各部分逐步整合并稳定

D

促进患者的个性成熟

E

以上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大专,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
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单选: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C不包括()。查看材料

A.情绪低落
B.责备丈夫
C.丈夫外遇
D.要求离婚

答案:C
解析: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B、D三项属于ABC理论中的C。丈夫外遇是ABC理论中的A,即诱发事件。因此本题选C。

第2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大专,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
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多选:对于求助者丈夫的外遇行为,心理咨询师应该()。查看材料

A.保持中立态度接纳求助者
B.严厉批评她丈夫的行为
C.严格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D.首先替求助者打抱不平

答案:A,C
解析:
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并有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此外,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求助者的隐私和秘密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求助者只有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切都能得到保密的承诺时,才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向咨询师倾诉.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本题选AC。

第3题:

患者女,30岁。从小比较任性,脾气大,经常因小事哭闹,3个半月前得知丈夫有外遇,一直闷闷不乐,每餐只吃一点水果,2个月前因咽不下气与丈夫大吵了一次,第二天醒来后好像突然回到了5年前和丈夫谈恋爱时,结婚以后的记忆都没有了,不认识近5年内认识的人和事,连女儿也不认识,但日常的家务工作能正常做。该患者遗忘症状的主要特点是A、记忆部分丧失

B、人格解体

C、意识模糊

D、虚构

E、记忆全面丧失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精神分裂症

B、应激性精神障碍

C、分离性遗忘

D、焦虑症

E、诈病

分离性遗忘的记忆丧失的特点是A、记忆全面受损

B、近事记忆受损明显

C、远事记忆受损明显

D、遗忘程度和完全性每天都可不同

E、以上都不对

对于该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认知行为疗法

B、抗焦虑药物治疗

C、暗示治疗

D、催眠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在对该患者进行催眠治疗时,如患者难以催眠,可静脉注射A、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钠

C、丙泊酚

D、琥珀胆碱

E、阿托品

分离性遗忘的记忆恢复特点是A、逐步恢复

B、能部分恢复

C、突然恢复,很少复发

D、永远难以恢复

E、突然恢复,容易复发

催眠治疗完成后患者记忆恢复,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治疗,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治疗A、人本主义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放松训练

D、精神分析治疗

E、应激管理训练

该患者记忆恢复后,再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A、防止症状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B、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

C、使患者人格分离的各部分逐步整合并稳定

D、促进患者的个性成熟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B


问题 6 答案:C


问题 7 答案:D


问题 8 答案:C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较好,从小受宠爱,父母管束严,很少允许她与同龄孩子在户外玩耍。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大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两个月前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总感觉那位同学跟自己过不去,为此,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出现失眠。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想尽快摆脱现状,就是摆脱不了,为此很痛苦,情绪变得急躁,常因小事发脾气。

对该求助者比较适合使用的心理测验包括()。多选
A:SDS
B:CRT
C:EPQ
D:SCL-90

答案:A,C,D
解析:
【考察重点】临床资料的整理分类【试题解析】从案例中可以知道,求助者的已有临床资料是家庭背景(家境较好,从小受宠爱,父母对其管束严格)和学习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大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求助者的身体素质没有提及,其人格特点也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选AB。
【考察重点】症状资料的整理分类【试题解析】从案例提供的资料显示,求助者“尽量避免与人接触”,即对社交有恐惧,回避社交行为。故正确答案选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显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引发,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病程为两个多月,情绪症状、躯体症状明显,因与一人吵架而致“尽量避免与人接触”,说明情绪反应泛化、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使用【试题解析】SDS可以帮助了解求助者是否存在抑郁的情况,EPQ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点,SCL-90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可以了解求助者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饮食、睡眠等各方面状况。智力测验CRT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直接关系,是不需要的。故答案选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要点【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提供资料,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人际矛盾造成,故正确答案选B。
【考察重点】对压力性质的判断【试题解析】根据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定义:如果我们在某一时间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一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故答案选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人格特点的判断【试题解析】该求助者从小受父母宠爱,可能形成自我中心性格特点,因此与人吵架总感觉是那位同学和自己过不去,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故正确答案选C。
【考察重点】咨询目标的制定【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提供资料,最合理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帮助求助者寻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故正确答案选B。

第5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大专文化,中学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求助者身上的积极方面不包括()。
A.有严格的家教
B.仍然坚持工作
C.有自我觉察力
D.主动寻求帮助


答案:A
解析:
“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可能正是求助者所受到的严格家教加上本身的个性因素,导致其陷入离不离婚的内心冲突中,不可自拔,所以不是求助者身上的积极方面。

第6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大专,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
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单选: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有()。查看材料

A.动作消极被动
B.做事犹豫不决
C.生活难以自理
D.回避社交活动

答案:A
解析:
求助者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因此本题选A。

第7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较好,从小受宠爱,父母管束严,很少允许她与同龄孩子在户外玩耍。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大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两个月前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总感觉那位同学跟自己过不去,为此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出现失眠。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想尽快摆脱现状,就是摆脱不了,为此很痛苦,情绪变得急躁,常因小事发脾气。
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适应障碍
C.严重心理问题 D.情绪障碍


答案:A
解析:

第8题:

30岁女性患者,从小比较任性,脾气大,经常因小事哭闹,3个半月前得知丈夫有外遇,一直闷闷不乐,每餐只吃一点水果,2个月前因咽不下气与丈夫大吵了一次,第二天醒来后好像突然回到了5年前和丈夫谈恋爱时,结婚以后的记忆都没有了,不认识近5年内认识的人和事,连女儿也不认识,但日常的家务工作能正常做。该患者遗忘症状的主要特点是( )A、记忆部分丧失

B、人格解体

C、意识模糊

D、虚构

E、记忆全面丧失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应激性精神障碍

C、分离性遗忘

D、焦虑症

E、诈病

分离性遗忘的记忆丧失的特点是A、记忆全面受损

B、近事记忆受损明显

C、远事记忆受损明显

D、遗忘程度和完全性每天都可不同

E、以上都不对

对于该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认知行为疗法

B、抗焦虑药物治疗

C、暗示治疗

D、催眠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在对该患者进行催眠治疗时,如患者难以催眠,可静脉注射A、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钠

C、丙泊酚

D、琥珀胆碱

E、阿托品

分离性遗忘的记忆恢复特点是A、逐步恢复

B、能部分恢复

C、突然恢复,很少复发

D、永远难以恢复

E、突然恢复,容易复发

催眠治疗完成后患者记忆恢复,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治疗,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治疗A、人本主义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放松训练

D、精神分析治疗

E、应激管理训练

该患者记忆恢复后,再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A、防止症状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B、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

C、使患者人格分离的各部分逐步整合并稳定

D、促进患者的个性成熟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B


问题 6 答案:C


问题 7 答案:D


问题 8 答案:C

第9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较好,从小受宠爱,父母管束严,很少允许她与同龄孩子在户外玩耍。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大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两个月前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总感觉那位同学跟自己过不去,为此,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出现失眠。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想尽快摆脱现状,就是摆脱不了,为此很痛苦,情绪变得急躁,常因小事发脾气。

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是()。单选
A:抑郁
B:恐惧
C:疲劳
D:失眠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临床资料的整理分类【试题解析】从案例中可以知道,求助者的已有临床资料是家庭背景(家境较好,从小受宠爱,父母对其管束严格)和学习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大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求助者的身体素质没有提及,其人格特点也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选AB。
【考察重点】症状资料的整理分类【试题解析】从案例提供的资料显示,求助者“尽量避免与人接触”,即对社交有恐惧,回避社交行为。故正确答案选B。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显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引发,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病程为两个多月,情绪症状、躯体症状明显,因与一人吵架而致“尽量避免与人接触”,说明情绪反应泛化、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使用【试题解析】SDS可以帮助了解求助者是否存在抑郁的情况,EPQ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点,SCL-90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可以了解求助者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饮食、睡眠等各方面状况。智力测验CRT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直接关系,是不需要的。故答案选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要点【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提供资料,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人际矛盾造成,故正确答案选B。
【考察重点】对压力性质的判断【试题解析】根据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的定义:如果我们在某一时间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一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故答案选A。
【考察重点】对求助者人格特点的判断【试题解析】该求助者从小受父母宠爱,可能形成自我中心性格特点,因此与人吵架总感觉是那位同学和自己过不去,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故正确答案选C。
【考察重点】咨询目标的制定【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提供资料,最合理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帮助求助者寻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故正确答案选B。

第10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大专文化,中学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不包括()。
A.现实和道德冲突
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
C.情绪反应比较强烈
D.问题内容尚未泛化


答案:D
解析:
“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表明求助者问题内容已泛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