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本月购进A原材料10

题目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本月购进A原材料100吨,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2)发出本月购进的A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产品。A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非金银首饰),该应税物资在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甲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9万元和增值税1.53万元,另支付运杂费2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该批A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 )
A

1.2万元

B

1万元

C

1.25万元

D

1.39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商场属一般纳税人,本月向消费者零售货物,销售额为23.4万元。本月购进甲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进项税额为1.4万元,同时,购进乙货物,取得普通发票,增值税额为0.8万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

A.1.2万元

B.2.58万元

C.1.64万元

D.2万元


正确答案:D

第2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零售冰箱50台,冰箱每台零售价2000元,同时收到旧冰箱50台,每台折价200元,实际收到销售款9万元,已知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甲公司本月销售冰箱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90000÷(1+17%)×17%=13077(元)

B、2000×50÷(1+17%)×17%=14530(元)

C、90000×17%=15300(元)

D、2000×50×17%=17000(元)


答案:B

第3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发生下列相关业务;

(1) 出售A产品,含增值税售价585万元,同时没收因出售A产品而出租包装物逾期未退的押金共46.8万元,A产品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25%.

(2) 为生产A产品购进免税农产品成本200万元,普通发票注明运费10万元。

(3) 为生产B产品购进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300万。增值税51万元。

(4) 为购建厂房购入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万,增值税17万。

(5) 本月因火灾损失为生产B产品购进原材料成本60万元,该部分材料当初的进项税率为10.2万元,损失均由保险公司赔偿。

(6) 本月生产的B产品均被在建工程领用,B产品为汽油,领用数额2000吨,若出售,每吨不含增值税售价0.28万元,每升汽油征收消费税0.2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本月

(1) 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 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

(3) 本月应交增值税

(4) 本月应交消费税


正确答案:
(1)进项税额=200×10%+10×7%+51-10.2=61.5(万元)  
(2)销项税额=(585+46.8)÷(1+17%)×17%+2000×0.28×17%=187(万元)  
(3)当月应交增值税=187-61.5=125.5(万元)  
(4)本月应交消费税=(585+46.8)÷(1+17%)×25%+2000×1388×0.1÷10000=162.76(万元)  

第4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2011年12月委托黄河公司(一般纳税人)加工应税消费品一批,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甲公司发出原材料成本为10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35000元(不含增值税),黄河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0元,该批应税消费品已经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假定甲、乙公司均适用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则甲公司将委托加工消费品收回时,其入账成本为()元。

A:135000
B:150000
C:152000
D:155950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将委托加工消费品收回后的人账成本=100000+35000+15000=150000(元)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商品流通业务,经营商品有甲乙丙三种。其中,甲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丙属于免税商品。2013年10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如下:(1)销售甲商品取得销售收入(不含税)100000元。(2)将价值80000元(不含税)的乙商品无偿赠与孤儿院。(3)销售丙商品取得销售收入500000元。(4)本月购进甲乙丙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为5100元。(5)本月购进的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2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丢失。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本月应缴纳增值税额为()元。
A:26520
B:17000
C:13600
D:30600

答案:A
解析: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②避孕药品和用具;③古旧图书;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⑤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⑥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⑦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与他人,应视同销售,须缴纳增值税。该企业应缴纳增值税额=80000*17%=13600(元)。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丢失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5100*20%=4080(元)。
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100000*17%=17000(元);第(2)项业务需缴纳销项税额=80000*17%=13600(元);第(3)项免税;第(4)、(5)项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5100*20%=4080(元)。该企业本月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000+13600-4080=26520(元)。

第6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销售产品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万元,同时向对方收取包装物押金1000元,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则甲公司本月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100000+1000)÷(1+17%)×17%=14675(元)

B、100000×17%=17000(元)

C、100000×17%+1000÷(1+17%)×17%=17145(元)

D、(100000+1000)×17%=17170(元)


答案:C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元。
A:34000
B:56100
C:51000
D:45900

答案:D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第8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7月从国外进口一批高档化妆品,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60万元。已知进口关税税率为26%,消费税税率为15%,增值税税率为13%。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合计为()万元。

A、21.17

B、28.14

C、16.8

D、24.9


答案:A

解析:消费税=(60+60*26%)*15%=11.34万元

增值税=(60+60*26%)*13%=9.83万元

进口环节应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合计=11.34+9.83=21.17万元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非正常损失购进的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
B:用于职工福利的自产货物应视同销售
C:运输费需征收消费税
D: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17%

答案:B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第10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78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运输费用(含税)为1090元(增值税税率为9%),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采购人员差旅费为60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5%。
  经查,5%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10%属于非常损失。甲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32.4
B.33.33
C.35.28
D.39.60

答案:D
解析:
购入存货的总成本=(6000+350+1000+130)×(1-10%)=7480×90%=6732(元);原材料的单位成本=6732/(200-200×15%)=6732/170=39.6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