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公司2013年经营目标为基础,分别对两个方案进行分析,说明甲公司应作出的选择。

题目
问答题
以甲公司2013年经营目标为基础,分别对两个方案进行分析,说明甲公司应作出的选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方案一属于融资租赁。
理由: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600×3.4651+300×0.7921=2316.69(万元),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2500万元)的90%以上,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另外,租赁期占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80%(4÷5),大于75%。
方案二属于经营租赁(不符合融资租赁任何一条标准)。
因为两条生产线型号、生产能力以及新旧程度完全相同,所以二者产品产量及收入金额是相等的,为了达到盈利最大化目标,就要使得企业2013年租赁相关费用最小化。
对于方案一而言,该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2316.69万元,对2013年费用的影响金额=计提折旧对营业成本的影响(2316.69-300)/4+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2316.69×6%=504.17+139=643.17(万元)。
对于方案二而言,每年应该确认的租金费用金额=500×3/2=750(万元)。
甲企业应该选择方案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甲公司第一次裁员方案的合法性,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由于裁减人数未超过20人,因此甲公司不用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B.甲公司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C.甲公司可以依法选择支付经济补偿

D.由于甲公司是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整,因此可以直接裁减人员,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乙、丙、丁、戊于2010年共同投资设立了A有限责任公司(下称A公司),出资比例为22%、30%、20%、20%、8%。2014年A公司发生有关事项如下:

(1)3月,甲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请求A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为此甲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董事会如期召开了股东会,会议就A公司为甲提供担保事项进行表决时,甲、乙、戊赞成,丙、丁反对,股东会作出了为甲提供担保的决议。

(2)6月,因A公司实力明显增强,乙提议将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此董事会按期召开了股东会,会议就变更公司形式事项进行表决时,乙、丙、丁赞成,甲、戊反对,股东会作出了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

要求: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否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简答说明理由。

(2)股东会作出的为甲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合法?简要说明理由。

(3)股东会作出的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是否合法?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甲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根据规定,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甲出资比例占22%,而公司章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股东是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所以甲代表的表决权达到十分之一以上,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2)决议不合法。根据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接受担保的规定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规定,不得参加上述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题目中接受担保的股东甲没有回避表决,不符合规定。(教材p36)(3)决议合法。根据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题目中乙丙丁赞成,三人代表的表决权为70%,决议通过。(教材p49)

第3题:

甲为国有独资公司,经营印刷产品的制造、加工和买卖,总资产1200万元,总负债200万元。因业务兴旺,董事会作出决定,即日起实施的以下方案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以甲公司名义投资300万元,与乙公司组成普通合伙企业

B.以甲公司名义向丙玩具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0万元

C.以甲公司名义发行150万元公司债券

D.增加甲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正确答案:ACD
 【考点】公司的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股东会、董事会的职权
    【解析】《公司法》第15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依《合伙企业法》之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并不具备成为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主体资格。故A不合法,B合法。依《证券法》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之一,是本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显然,本案中甲公司并不具备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另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而董事会无权决定发行公司债券。故C不合法。依《公司法》第38条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增加注册资本属于骰东会职权范围事项,董事会无权做出决议,故D不合法

第4题:

甲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准备与乙有限责任公司合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此有权作出决定的是( )。

A、甲公司董事会
B、甲公司股东会
C、甲公司的主管部门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

第5题:

某公司属于风险厌恶型企业,现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两方案的期望值相等,甲方案的标准离差为0.35,乙方案的标准离差为0.23,则应该选择( )。

A.甲

B.甲或乙

C.不能确定

D.乙


正确答案:D
甲的标准离差大于乙,说明甲的风险比乙大,该公司属于风险厌恶型,因此选择乙方案。

第6题:

甲、乙两个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合并,其中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是()。

A.甲、乙公司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B.甲、乙公司的股东会分别对公司的合并作出决议

C.甲、乙公司在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D.甲、乙公司的合并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06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该次会议召开情况及讨论决议事项如下:

(1)甲公司董事会的7名董事中有6名出席该次会议。其中,董事谢某因病不能出席会议,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2)甲公司与乙公司有业务竞争关系,但甲公司总经理胡某于2003年下半年擅自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损害甲公司的利益,故董事会作出如下决定:解聘公司总经理胡某;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甲公司所有。

(3)为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董事会会议通过了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并决定从通过之日起执行。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董事谢某电话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并行使表决权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董事会作出解聘甲公司总经理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3)董事会作出将胡某为乙公司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收归甲公司所有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4)董事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时,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但书面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范围。在本题中,董事谢某以电话方式委托董事李某代为出席会议行使表决权,委托方式不合法。 
(2)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解聘公司经理属于董事会的职权。 
(3)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否则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 
(4)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应由股东大会决定。

第8题:

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的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公司2004年调整了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经营目标和方针发生很大变化。固有风险应评估为高水平

B.甲公司2004年有关内部控制并未完全建立或调整到位.控制风险应评估为高水平

C.因为对甲公司2003年度财务收支进行过审计。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确定为高水平

D.根据甲公司的实际情况。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确定为低水平


正确答案:ABD
(P150)

第9题:

某公司属于风险厌恶型企业,现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两方案的期望值相等,甲方案的标准离差为0.35,乙方案的标准离差为0.23,则应选择()。

A:甲
B:甲或乙
C:不能确定
D:乙

答案:D
解析:
该企业为风险厌恶型,因此在方案的期望值相同时,选择标准离差较小的。

第10题:

甲公司(居民企业)2010年对乙公司进行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0%,初始投资1000万元。2018年2月甲公司拟终止经营,并将其所占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丙公司,双方商定的价格为2000万元。截至2018年2月乙公司净资产为4500万元,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为500万元。
甲公司终止投资有两种方案:方案一,直接进行股权转让;方案二,先分配股利,再转让股权。
要求: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分别计算甲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并根据甲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作出决策。


答案:
解析:
方案一:
股权转让所得=2000-1000=1000(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000×25%=250(万元)。
方案二:
运用了分割法和减免税法,将转让价款分为250万元的分红和1750万元的股权转让收入。
投资分红满足条件可以免税,股权转让所得=1750-1000=750(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750×25%=187.5(万元)。
所以应选择方案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