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以"乏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患者现乏力明显,嗜睡

题目
多选题
患者男,43岁,以"乏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患者现乏力明显,嗜睡,饮食不佳,尿色呈深黄色,大便正常。病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T37.1℃,P9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查体合作,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巩膜黄染,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出血点,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未及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7×10g/L,HGB48g/L,PLT119×109/L,RET33.2%。患者疑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确定诊断患需完善的相关检查有()
A

贫血系列

B

Coombs试验

C

凝血五项

D

骨髓象

E

B超

F

心电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6岁。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夜间常疼醒,进食后可缓解,近日感乏力,大便呈黑色,大便隐血(+)。初步诊断为

A、胃溃疡伴出血

B、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C、胃癌出血

D、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急性胃炎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者,女性,74岁。以“间断性腹胀1个月”之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既往有乙肝病史14年。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大量)。医嘱:



长期服用螺内酯可导致( )

A:碱中毒
B:高血钾
C:高血镁
D:骨质疏松
E:高血钠

答案:B
解析:
螺内酯是保钾利尿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高血钾。

第3题:

心功能Ⅱ级患者的表现是

A、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后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B、日常活动后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C、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不易缓解

D、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E、休息时即有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严重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男性,52岁。主诉“腰背痛4月余,加重伴发热1月余”。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疼痛,牵涉至胸部,未做特殊处理,无缓解。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乏力。查体:T37.6℃、P95次/分、R22次/分。胸骨、锁骨及椎骨压痛,余无特殊。免疫球蛋白检查:IgG36.7g/L,IgA1.9g/L,IgM1.2g/L,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 若该患者尿本周蛋白检测阳性,最可能的现象为()

  • A、4℃自发沉淀
  • B、10℃自发沉淀
  • C、加热至50~60℃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
  • D、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56℃后重新溶解
  • E、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者男,43岁,以"乏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患者现乏力明显,嗜睡,饮食不佳,尿色呈深黄色,大便正常。病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T37.1℃,P9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查体合作,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巩膜黄染,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出血点,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未及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7×10g/L,HGB48g/L,PLT119×10/L,RET33.2%。

患者皮肤黄染需与下列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A.白血病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MDS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F.再生障碍性贫血
G.海洋性贫血

答案:B,C,D
解析:
2.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是诊断AIHA的重要依据。
3.对于PNH患者Ham试验特异性高,敏感性差,流式细胞术发现粒细胞的CD55、CD59表达下降是诊断本病比较特异和敏感的指标。
4.原因不明的原发性AIHA占45%。继发性的病因有:①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②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③淋巴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④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甲基多巴,氟达拉宾等。
5.治疗: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或血浆置换术也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作用不持久。②脾切除: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又是致敏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场所。温抗体型AIHA切脾后,虽然红细胞仍被致敏,但抗体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却减小了,术后有效率为60%。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抗体为IgG型者,切脾疗效可能较好。术后复发病例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③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同用。总疗程约需半年左右。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试用4周如疗效不佳,应改用其他制剂。疗程中须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贫血较重者应输洗涤红细胞。⑤继发性AI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6.免疫抑制剂应用指征:①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缓解者;②脾切除有禁忌者;③泼尼松量需10mg/d以上才能维持缓解者。常用药有达那唑,霉酚酸酯(MMF,骁悉),抗CD20的单抗(ritux-imab,美罗华),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可与激素同用。总疗程约需半年左右。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试用4周如疗效不佳,应改用其他制剂。疗程中须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6题:

患者男,26岁。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夜间常疼醒,进食后可缓解,近日感乏力,大便呈黑色,化验OB(+),初步诊断

A:胃溃疡伴出血
B: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
C:胃癌出血
D: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急性胃炎

答案:B
解析:
夜间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少量出血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第7题:

患者男,43岁,以"乏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休息后可缓解。患者现乏力明显,嗜睡,饮食不佳,尿色呈深黄色,大便正常。病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T37.1℃,P92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查体合作,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巩膜黄染,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出血点,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未及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7×10g/L,HGB48g/L,PLT119×10/L,RET33.2%。

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指征为
A.糖皮质激素治疗不缓解
B.初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C.转氨酶增高者
D.重度贫血者
E.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
F.脾切除不缓解
G.脾切除有禁忌
H.泼尼松10mg/d以上才可维持缓解者

答案:A,F,G,H
解析:
2.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是诊断AIHA的重要依据。
3.对于PNH患者Ham试验特异性高,敏感性差,流式细胞术发现粒细胞的CD55、CD59表达下降是诊断本病比较特异和敏感的指标。
4.原因不明的原发性AIHA占45%。继发性的病因有:①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②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③淋巴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④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甲基多巴,氟达拉宾等。
5.治疗: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或血浆置换术也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作用不持久。②脾切除: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又是致敏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场所。温抗体型AIHA切脾后,虽然红细胞仍被致敏,但抗体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却减小了,术后有效率为60%。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抗体为IgG型者,切脾疗效可能较好。术后复发病例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可有效。③免疫抑制剂:可与激素同用。总疗程约需半年左右。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试用4周如疗效不佳,应改用其他制剂。疗程中须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贫血较重者应输洗涤红细胞。⑤继发性AI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6.免疫抑制剂应用指征:①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缓解者;②脾切除有禁忌者;③泼尼松量需10mg/d以上才能维持缓解者。常用药有达那唑,霉酚酸酯(MMF,骁悉),抗CD20的单抗(ritux-imab,美罗华),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可与激素同用。总疗程约需半年左右。任何一种免疫抑制剂试用4周如疗效不佳,应改用其他制剂。疗程中须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8题:

心力衰竭患者经大量利尿剂治疗后,出现低钾血症的表现为

A、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出现U波增高

B、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表情淡漠、嗜睡

C、较重的体力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可缓解

D、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急性、短暂可逆性意识丧失

E、食欲不振、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参考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性,74岁。以“间断性腹胀1个月”之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既往有乙肝病史14年。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大量)。医嘱:



长期服用螺内酯可导致

A.高血钠
B.碱中毒
C.高血钾
D.高血镁
E.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
螺内酯是保钾利尿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高血钾。

第10题:

患者男,35岁,腰痛、乏力半年,加重近1个月,近2周出现排尿淋漓。查体:稍消瘦,腰部叩痛,上段腰椎轻度后凸畸形,腰2~3棘突叩痛明显,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双下肢Babinski征阴性。目前患者应采取的初步治疗措施是()

  • A、绝对卧床休息
  • B、无须绝对卧床休息
  • C、注意营养摄入
  • D、输血
  • E、服用抗结核药物

正确答案:A,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