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者女,38岁。低热、盗汗、腹胀40天就诊。查体:全腹轻压痛,未触及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ADA82U/L。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正确()A其疗效溃疡性肠结核好B粘连性合并渗出者,病变往往易控制C一般选择3~4种药物联合治疗D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患者,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E有血行播散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F常选择1~2种药物治疗,以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G患者用药症状消失时即可停药

题目
多选题
患者女,38岁。低热、盗汗、腹胀40天就诊。查体:全腹轻压痛,未触及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ADA82U/L。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

其疗效溃疡性肠结核好

B

粘连性合并渗出者,病变往往易控制

C

一般选择3~4种药物联合治疗

D

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患者,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

E

有血行播散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F

常选择1~2种药物治疗,以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G

患者用药症状消失时即可停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B.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C.一般用3~4种药物联合治疗

D.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病人,临床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

E.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35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肠系膜钙化

B、腹腔脓肿

C、肠道淋巴结结核

D、结核性腹膜炎

E、腹膜间皮瘤

F、肠结核

根据题干的叙述,可能的病理类型为A、粘连型

B、渗出型

C、干酪型

D、渗出型在腹水吸收后逐渐粘连所致

E、干酪型和粘连型的混合

该患者不宜进行的检查有A、红细胞沉降率

B、腹部X线检查

C、PPD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抗核抗体系列检查

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A、本病的治疗效果较溃疡性肠结核效果好,因此选择药物时无需加强用药

B、因腹腔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药物不宜进入病灶达到应有的浓度,故不宜控制病变发展,应联合用药

C、可以进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所需的治疗方案

D、选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2个月,然后继续用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治疗至少7个月

E、因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较轻,所以不用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患者在右下腹触及增厚感的原因是A、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B、增厚的大网膜

C、肠管痉挛所致

D、粘连肠曲

E、局部腹肌紧张所致

F、以上均有可能

G、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F


问题 2 答案:AD


问题 3 答案:DE


问题 4 答案:AD


问题 5 答案:ABD

第3题:

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B、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C、一般用3至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

D、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患者,临床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药物

E、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A

第4题:

患者女,38岁。低热、盗汗、腹胀40天就诊。查体:全腹轻压痛,未触及肝脾,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ADA82U/L。

以下哪项腹水检查结果不支持该诊断
A.细胞计数超过500×10/L
B.蛋白质含量<30g/L
C.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
D.李凡他实验阳性
E.比重<1.018
F.白细胞分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答案:B,E,F
解析:
1.患者为年轻女性,存在结核中毒症状,且腹水检查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应考虑存在肠道结核,同时患者伴有腹水改变,腹部有压痛,应考虑到结核性腹膜炎改变。
2.结核性腹水检查比重一般超过1.018,蛋白质含量在30g/L以上,白细胞计数超过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4.结核性腹膜炎其疗效往往较效溃疡性肠结核差;对粘连型或干酪性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的浓度,病变不易控制,必要时应考虑加强抗结核治疗或延长抗结核疗程。

第5题:

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B.一般用3~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
C.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病人,临床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药物
D.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患者女性,46岁,以“腹胀3周”为主诉来诊,入院后拟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关于其治疗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A.其疗效比肠结核好

B.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C.应采取3或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

D.如患者既往曾应用抗结核药物,宜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

E.如伴发血行播散,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A

第7题:

女性,25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情况是

A、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
B、严重结核毒性症状
C、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
D、并肠穿孔者
E、诊断未确定者,可试用

答案:B
解析:

第8题:

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B、对粘连型或渗出型应适当延长病程

C、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D、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E、一般用3~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


参考答案:ABDE

第9题:

结核性腹膜炎的抗结核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其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好.
B.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病变不易控制
C. 一般用3至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
D.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病人,临床多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药物
E.有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答案:A
解析:
①结核性腹膜炎由于病变累及腹膜,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抗结核药物的疗效一般比溃疡型肠结核略差(A错),因此疗程应适当延长,药物选择应有所加强。②对于粘连型合并渗出者,由于纤维增生并有活动性病灶或干酪样坏死,病变不易控制,一般需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或其他药物3联或四联应用。③继发于体内其他结核病的病人,多数以前已接受抗结核治疗,
对于已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可选用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④对于血行播散或严重结核毒性症状者,可短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轻中毒症状。

第10题:

患者女,35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
A.本病的治疗效果较溃疡性肠结核效果好,因此选择药物时无需加强用药
B.因腹腔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药物不宜进入病灶达到应有的浓度,故不宜控制病变发展,应联合用药
C.可以进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所需的治疗方案
D.选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2个月,然后继续用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治疗至少7个月
E.因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较轻,所以不用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答案:A,D
解析:
1.该患者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提示既往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可能因细菌数量少、毒力低而症状隐袭。
2.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盗汗腹部压痛,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结合超声检查考虑存在肠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超声显示腹腔大量纤维组织,所以判定为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
4.选择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也可另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共四种药物,治疗2个月,然后继续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治疗至少7个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