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恰当的观点为()A 缓解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B 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C 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D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E 防止心律失常复发F 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

题目
单选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恰当的观点为()
A

缓解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B

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C

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

D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E

防止心律失常复发

F

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停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舒张期左房内径:46mm,舒张期左室内径:65mm,舒张期右房内径:39mm,舒张期右室内径:23mm,并提示,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尖瓣有轻度反流,EF0.34,其病因诊断考虑为

A、冠心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肥厚型心肌病
E、心包积液
F、瓣膜病

答案:C
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超声特点:各心腔扩大,以左心系统为著,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第2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停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恰当的观点为

A、缓解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B、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C、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
D、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E、防止心律失常复发
F、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

答案:F
解析:
并不是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例如: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部分患者可以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偶尔发作,每次不超过几分钟,又无明显症状者,预后良好,亦不必特殊治疗。

第3题: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为 ( )

A、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

B、纠正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C、性质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立即处理

D、心律失常的性质虽非严重,但伴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时,也必须立即处理

E、在积极终止心律失常发作和力求根治的同时,努力预防心律失常的复发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舒张期左房内径:46mm,舒张期左室内径:65mm,舒张期右房内径:39mm,舒张期右室内径:23mm,并提示: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尖瓣有轻度反流,EF0.34。其病因诊断考虑为()

  • A、冠心病
  • B、风湿性心脏病
  • C、扩张型心肌病
  • D、肥厚型心肌病
  • E、心包积液
  • F、瓣膜病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恰当的观点为()

  • A、缓解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 B、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 C、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
  • D、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 E、防止心律失常复发
  • F、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

正确答案:D

第6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停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根据上述提供信息,考虑其心率失常的诊断为

A、心绞痛
B、心室性期外收缩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心房颤动
F、频发房早

答案:E
解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律等的描述,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

第7题:

女性,76岁。6年前开始阵发心悸发作,每年4~5次,无诱因突然发作,可自行终止,心悸伴胸闷、脉搏不齐,持续约10余分钟,有时可持续3~6小时。患者若再次发生心悸,BP114/86mmHg,持续4小时不缓解,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136次/分,首选的治疗为()

  • A、毛花苷C加速尿静推
  • B、维拉帕米静注
  • C、心律平静推
  • D、硝酸甘油静滴
  • E、氨茶碱静注

正确答案:A

第8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根据上述提供信息,考虑其心律失常的诊断为A、心绞痛

B、心室性期外收缩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心房颤动

F、频发房早

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舒张期左房内径:46mm,舒张期左室内径:65mm,舒张期右房内径:39mm,舒张期右室内径:23mm,并提示:各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尖瓣有轻度反流,EF 0.34。其病因诊断考虑为A、冠心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肥厚型心肌病

E、心包积液

F、瓣膜病

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恰当的观点为A、缓解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B、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C、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

D、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E、防止心律失常复发

F、所有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必须治疗

对患者应用的治疗措施必要的包括A、洋地黄类药物

B、维拉帕米静注

C、氨茶碱静注

D、呋塞米静推

E、普罗帕酮静推

F、β受体阻滞剂

G、ACEI

H、抗凝治疗

I、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

J、置入抗心律失常起搏器

K、多巴胺注射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DFGH

第9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根据上述提供信息,考虑其心律失常的诊断为()

  • A、心绞痛
  • B、心室性期外收缩
  •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D、室上性心动过速
  • E、阵发性心房颤动
  • F、频发房早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男性,48岁。4年前开始心悸,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感心悸胸闷,持续约30分钟可自然终止,有时可持续3~6小时不等,现因胸闷心慌来诊。查体:血压95/60mmHg,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心率116次/分,脉搏不齐,102次/分。肝脏增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对患者应用的治疗措施必要的包括()

  • A、洋地黄类药物
  • B、维拉帕米静注
  • C、氨茶碱静注
  • D、呋塞米静推
  • E、普罗帕酮静推
  • F、β受体阻滞剂
  • G、ACEI
  • H、抗凝治疗
  • I、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
  • J、置入抗心律失常起搏器
  • K、多巴胺注射

正确答案:A,D,F,G,H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