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的来源是(  )。

题目
单选题
颅内出血的来源是(  )。
A

颞浅动脉

B

大脑前动脉

C

脑膜中动脉

D

大脑中动脉

E

枕动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硬膜外血肿以颞顶部为最常见的好发部位,脑膜血管尤其是脑膜中动脉破裂是最常见的出血来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土质防渗体顶部和土质斜墙上游应设()。
A

垫层

B

保护层

C

防渗层

D

反滤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土质防渗体顶部和土质斜墙上游应设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包括上游护坡垫层)应不小于该地区的冻结和干燥深度,还应满足施工机械的需要。斜墙上游保护层的填筑标准应和坝体相同,其坝坡应满足稳定要求。

第2题:

单选题
大面积填土地基,填土层厚8~10m,填料以细颗粒黏性土为主,拟采用多遍强夯变单击夯击能的方法进行加固试验。关于夯点间距与夯击能的选择较为合理的说法是(  )。[2007年真题]
A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也先大后小

B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先大后小

C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也先小后大

D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先小后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条第5款规定,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根据第6.3.3条第2款规定,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夯击遍数;最后以低能量满夯2

第3题:

单选题
黄土湿陷最主要的原因是存在(  )。
A

絮状结构

B

单粒结构

C

蜂窝结构

D

多孔结构


正确答案: B
解析:
黄土经常具有独特的沉陷性质,这是任何其他岩石较少有的。黄土沉陷的原因多种多样,只有把黄土本身的性质与外在环境的条件结合起来考虑时,才能真正了解黄土沉陷的原因。粉末性是黄土颗粒组成的最大特征之一。粉末性表明黄土粉末颗粒间的相互结合是不够紧密的,所以每当土层浸湿时或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黄土层本身就失去了它的固结的性能,因而也就常常引起强烈的沉陷和变形。此外,黄土的多孔性,大气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以及人为的影响,对黄土中可溶性岩类的溶解和黄土沉陷的数量与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4题:

单选题
患儿男,12岁。3天前眼睑水肿,随之颜面及双下肢也见水肿,尿量明显减少。血常规WBC12×109/L,N75%,L23%,M2%,Hb100g/L。尿常规RBIC(++),尿蛋白(++),颗粒管型1~3个/HP。根据病史分析可考虑()。
A

肾结石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

慢性肾小球肾炎

D

肾盂肾炎

E

尿毒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是错误的。()
A

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B

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C

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D

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这种心理治疗的常用治疗技术不包括(  )。
A

对峙

B

主动倾听

C

移情分析

D

共情的回应

E

观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多选题
墙式护岸的墙体(  )。
A

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应设置反滤层

B

只设置排水孔

C

不设排水孔及孔口处的反滤层

D

与岸坡之间可回填砂砾石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墙式护岸在墙后与岸坡之间可回填砂砾石。墙体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应设置反滤层。在风浪冲刷严重的堤段,墙后回填体的顶面应采取防冲措施。

第8题:

单选题
女性患者,34岁,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房颤动,长期服地高辛每天0.25mg,近一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口欠佳。两天前出现头晕、心悸、黄视等,曾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查体:平卧位,神清,表情淡漠,心率40次/分,律整,心尖区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无双下肢水肿。患者求诊的原因是(  )。
A

血容量不足

B

急性胃肠炎

C

洋地黄中毒

D

急性肝炎

E

短暂性脑供血不足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在初步确定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装机规模时,其经济利用小时数常取()h。
A

2000~3000

B

3000~4000

C

4000~5000

D

5000~6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补充利用小时数常取1500~3000h,不同供电地区(系统)应根据当地边际电价确定经济利用小时数取值范围。

第10题:

单选题
果皮类药材常采用的软化方法是()
A

淋法

B

洗法

C

泡法

D

漂法

E

润法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