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检调电连结器步骤和技术标准。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检调电连结器步骤和技术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制作接触线接头步骤和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1)先在欲做接头侧的适当位置,安装紧线器,并与手扳葫芦相连,两紧线器位置应与欲做接头处距离大致相同。
(2)摇紧手扳葫芦,使该段接触线张力转移到手扳葫芦上,并留出适宜长度,检查两端紧线器是否滑动,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然后用断线钳在接头点处剪断接触线。(铜接触线用钢锯断开,并注意锯齐,断头用锉或砂纸打磨平)。
(3)制作接头。
(4)检查接头底部是否处于平滑,否则用平锉打磨处理。
(5)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紧固。
(6)松开手扳葫芦,检查接头受力情况,无误后拆除全部工具。
(7)接触线接头处应能使受电弓平滑过渡,取流状态良好。
(8)接触线接头无偏磨,不得有硬弯、扭曲、线面出槽现象。
(9)一个锚段内接触线和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数量(不包括分段、分相的下锚接头)。
(10)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第2题:

试述接触网更换腕臂支柱悬式绝缘子步骤和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1)支柱处:在支柱顶部挂一铁丝套子,将滑轮组一端挂于铁丝套上,另一端连接铁丝套挂在腕臂头上。
(2)辅助人员拉滑轮组受力后,悬式绝缘子卸载,并将下部绳索固定牢靠。
(3)用小绳绑牢绝缘子串,去掉弹簧销子和销钉,用小绳吊下。
(4)吊上新的绝缘子并装上弹簧销子和销钉。
(5)松开滑轮组,使绝缘子受力。
(6)拆卸滑轮组、铁丝套,吊至地面。
(7)实行V形天窗的双线区段,上、下行间分段绝缘子串的泄漏距离一般地区不少于1200mm;污秽地区不少于1600mm。
(8)当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上述泄漏距离要按规定加大。

第3题:

试述万用表的调修步骤和方法。
直流电流部分:动圈安装应该端正,活动气隙中应无铁磁物质。若分流电阻有烧坏的,应按线路图上的标值进行更换。若表头灵敏度高,可进行退磁,也可更换游丝,或重新绕制动圈。清洁转移开关活动触点,脱焊或虚焊的重新焊接。
直流电压部分:直流电压回路的调修,要在电流回路调整好后才能进行。调修时从小量限到大量限逐档进行。与直流电流有关的公共电阻不能再调。
交流电压部分:交流电压部分调修主要在整流元件上,如整流元件击穿、破坏、反向电阻降低等。更换时,选择接近原来特性的管子。同样,凡是与直流电流、直流电压有关的不能重调。
电阻部分:电池不足则更换。接触点有锈蚀就清洁,必要时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并薄薄地加凡士林。电磁夹子应有足够的弹性。调整时从R×1档开始到最大档,凡与电流、电压回路有关的电阻不允许再调。

第4题:

试述检调电连结器步骤和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1)卸下电连接线夹,将导线沟槽用刮刀除去污垢,用纱布将导线和线夹打磨见光。
(2)卸下承力索的连接线夹,将承力索被夹持部分和线夹内污垢清除干净(不可伤及钢承力索镀锌层),再安装线夹,当承力索及线夹上有氧化物时应用砂纸打磨光法后涂导电膏,再安装线夹。
(3)在进行上述两项工作时,应检查导线和电连接线被夹部位,如有烧伤、氧化、断股应做如下处理:更换线夹的夹持位置,避开烧伤和断股处,并将损伤部分进行绑扎或补强。必要时断开再接。更换不合格的电连接线及线夹,整理电连接线线圈,注意不能散股。
(4)安装电连接线夹(检查三跨、四跨内的定位钩,软定位以及相邻吊弦,发现烧伤立即更换。
(5)采用多股铜绞线作电连接时截面一般不小于95mm2,采用多股铝绞线作电连接时截面一般不小于150mm2
(6)电连接线与接触线用电连接线夹连接,线夹装设不得偏斜,不得造成打弓、碰弓现象。
(7)电连接线应盘3~5圈,用软铜绞线作电连接线时,圈径为线径的3~5倍;最下方圆圈距接触线应为200~300mm。(8)隔离开关的电连接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330mm。
(9)引线跨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不同材质的电连接线与接触线连接,应用铜铝过渡线夹。
(10)各种材质的电连接线夹其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得超过:铜质为95℃;铝合金为90℃;铝质为80℃;钢质及可锻铸铁为125℃。

第5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一级调度()。

  • A、行调
  • B、检调
  • C、电调
  • D、设调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电连接的检调怎样进行?


正确答案: ⑴按检修标准检查,紧固螺栓并涂油,整理电连接弹簧圈。对损伤处进行局部绑扎、补强,严重时予以更换。
⑵检修线夹时,应用钢丝刷子或砂纸,除去污垢和氧化物,对烧痕进行打磨处理。安装后线夹表面涂凡士林,承力索与线夹连接处涂导电膏。
⑶电连接线截面积应符合要求,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接触悬挂的馈电线的额定载流量。

第7题:

简述测量和检调单开线岔始触区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测量调整两支均为工作支侧:(1)线坠挂于正线测量距侧线线路中心的距离,调整线坠位置至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距离为500mm和800mm,看正线接触线在此范围内有无线夹,如有线夹,判断其距侧线线路中心的距离是接近500mm还是800mm,接近500mm则向线岔侧调整,直到小于500mm,接近800mm则向线岔反方向调整直至大于800mmo(2)线坠挂于侧线测量距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调整线坠位置至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距离为500mm和800mm,看侧线接触线在此范围内有无线央,如有线夹,按上述方法进行调整。测量调整其中一支为非工作支侧:线坠挂于侧线测量距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调整线坠位置至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距离为500mm和800mm,看侧线接触线在此范围内有无线夹,如有线夹,按上述方法进行调整。

第8题:

关于电调的作用,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电调对电机进行控制
  • B、电调对电机进行调速
  • C、部分电调还拥有BEC电路
  • D、电调也属于飞行器的传感器

正确答案:D

第9题:

试述检调隔离开关作业步骤和技术标准。


正确答案: (1)检查各部零件是否连接牢固,铁件无锈蚀,瓷体无破损。
(2)将开关倒至分闸位置,测量分闸角度,分闸止钉间隙,带接地刀闸的隔离开关应检查接地刀闸接触情况。
(3)将开关倒至合闸位,检查合闸是否呈直线,合闸止钉间隙及触头密贴情况(用塞尺检查)。
(4)测量一次性操作隔离开关在分合过程中带电与接地部分的瞬时间隙。
(5)清扫支持绝缘子,测量电连接线与接地体的距离。
(6)紧固各部螺栓,铁件除锈涂漆,转动关节及螺栓涂油。
(7)操作机构灵活。
(8)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时,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330mm。其他要求与电连接器相同。
(9)支持绝缘子应清洁无破损和放电痕迹,瓷釉剥落面积不超过300mm2
(10)新安装的隔离开关在投入运行前应做交流耐压试验。

第10题:

玉柴单体泵发动机(欧三)保养工艺要求,检紧节温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作业步骤的技术标准是无渗漏、断裂、紧固螺丝齐全有效;连接牢靠、节温器螺栓锁止有效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力矩为10N·m。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