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施工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施工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盾构在以下( )特殊地段和地质条件施工时,必须采取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A.覆土厚度不大于盾构直径的浅覆土层地段
B.小曲线半径及大坡度地段
C.软硬不均地层地段和砂卵石地段
D.江河地段
E.平行盾构隧道净间距大于盾构直径的大净距地段

答案:A,B,C,D
解析:
盾构在以下特殊地段和地质条件施工时,必须采取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覆土厚度不大于盾构直径的浅覆土层地段。(2)小曲线半径。(3)大坡度地段。(4)地下管线地段和地下障碍物地段。(5)建筑物地段。(6)平行盾构隧道净间距小于盾构直径 70%的小净距地段。(7)江河地段。(8)软硬不均地层地段和砂卵石地段。

第2题:

特殊地质地段


正确答案: 特殊地质地段是指膨胀地层、软弱黄土地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断层、岩爆、流沙等地段以及瓦斯溢出地层等。

第3题:

特殊路基是指位于(),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A.特殊土(岩)地段
B.不良地质地段
C.高原地段
D.地震带地段
E.特重交通地段

答案:A,B
解析:
2019版教材P17页
特殊路基是指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第4题:

在各种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修建隧道采用喷锚构筑法时,应采用辅助施工措施,并应重点加强哪些地质调查?


正确答案: 未固结层的性质及滞水状况;大规模的破碎带,伴有涌水的破碎带的规模和性质;软弱和膨胀性的地质状况;洞口附近及埋深小的区间的地质状况;滑坡和偏压地形。

第5题:

大坝、厂房设计应充分考虑特殊的()的影响,尽量避开不利地段,禁止在危险地段修建、扩建和改造工程。

  • A、工程地质;
  • B、气象条件;
  • C、施工安全;
  • D、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A,B

第6题:

论述隧道不良地质及特殊地段施工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岩堆:清除地表孤石,采用自进式注浆锚杆加固地表,采用自进式锚杆作超前支护士。
2)高地温:应加强地温监测及施工通风,做好人员防护措施。
3)高地应力:高地应力硬岩地段可能发生岩爆,弱岩爆段采用洒水、局部加深炮眼,中等岩爆段采用局部增设钢筋网,强岩爆采用超前钻孔预爆破及释放地应力等措施。
4)瓦斯:穿越煤系地层段隧道衬砌结构采用气密性混凝土、全包双层放水层,并提出加强施工监测、通风、人员防护及预留运营通风条件等措施。
5)一般岩溶及溶洞、暗河:根据隧道地质及环境调查具体情况,采用超前预注浆、超前帷幕注浆、后注浆等多种措施以加固围岩、截堵地下水,结合防水混凝土衬砌结构,共同保证运营安全、满足环保要求。
6)黄土:开挖方法宜采用短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施作。

第7题:

隧道施工中遇到特殊地质地段时,承包人应采取的有关施工措施,不另予计量与支付。()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特殊路基是指位于(),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A、 特殊土(岩)地段
B、 不良地质地段
C、 高原地段
D、 地震带地段
E、 特重交通地段

答案:A,B
解析:
2018新教材P1 特殊路基是指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第9题:

实施特殊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什么?


正确答案: ①早期教育原则,即及早的发现问题给儿童以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保护残余感官能力,抓住关键期;
②补偿教育原则,即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用健全的器官来代替缺损组织的器官功能;
③个别教育原则,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制定个别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和多采取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个别辅导的方法;
④系统教育原则,即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面,从教育预防、教育训练、劳动就业这几个环节来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巩固特殊教育的成果,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第10题:

分析某一隧道特殊地质地段的塌方原因、提出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塌方的原因:隧道穿越煤质地层时,遇到煤矿空区,采空区突水,构成沉降、失稳、诱发塌方.
塌方程度描述:此次塌方从桩号AR14+00—AR14+025,共25米长,清除塌方的土石15000M3,三个作业班分为三班连续作业清理,用了20天时间.
塌方处理措施:
(1).改善围岩应力,调整支护形式;
(2).加固围岩,包括对掌子面的超前加固;
(3).提高衬砌强度;
(4).保护塌体上部的围岩,采用先护后挖,谨慎施工,稳妥前进;
(5).防排水与回填处理同时考虑进行;
(6).在台车上安装保护网,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