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

题目
问答题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开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二次浇筑。 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填、边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在灌满水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处理。 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水流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为防止挤偏管道,在浇筑混凝土管座时,两侧同时进行,随后项目部对该段管道进行了闭水试验。
下列各项关于管道闭水试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

A.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回填压实后,方可进行闭水试验
B.全部预留管(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
C.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D.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E.闭水试验在注满水后12h进行

答案:A,E
解析:

第2题: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水流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为防止挤偏管道,在浇筑混凝土管座时,两侧同时进行,随后项目部对该段管道进行了闭水试验。
该施工单位在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下述行为正确的是( )。

A.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
B.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水流方向
C.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
D.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

答案:A
解析:
重力流管道的高程和平面位置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由下游向上游进行稳管。

第3题: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度,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
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
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
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填边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在注满水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处理。
问题:
1.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
2.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
3.改正项目部沟槽开挖和槽底开挖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4.指出管座分层浇筑施工做法中的不妥之处。
5.改正项目部闭水试验做法中的错误之处。


答案:
解析:
1.管道承口方向不对,承口应朝向施工前进方向.
2.挖土机应注意:(1)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工人清挖;(2)不得掩埋消防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3)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1.0m处,严禁机械开挖。起重机应注意:(1)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2)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
3.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工人清挖;超挖后,施工单位不应自行进行槽底处理,槽底处理时应通知监理人员。完毕后,经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4.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不应压光,应该拉毛以增加摩擦力。
5. (1)闭水试验应在填土之前进行;(2)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小时后再进行;(3)管道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孔洞应封堵。

第4题: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si如表1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______,地基的湿陷等级______。(  )

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
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答案:A,D
解析:

第5题:

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为280mm,湿陷量计算值为590mm,该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为( )级。
A. I B. II C. III D. IV


答案: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4. 4. 3条及表4. 4. 7,此黄土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II级。

第6题: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水流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浇筑,为防止挤偏管道,在浇筑混凝土管座时,两侧同时进行,随后项目部对该段管道进行了闭水试验。
下列各项关于管道闭水试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有( )。

A.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回填压实后,方可进行闭水试验
B.全部预留管(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
C.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D.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E.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下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下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答案:A,E
解析:
1)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倒虹吸管及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回填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大于500m,带井试验。雨水和与其性质相似的管道,除大孔性土壤及水源地区外,可不做渗水量试验。2)闭水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管(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3)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第7题:

为防止自重湿陷性黄土所产生的路基病害,需要进行工程处理,一般可以采用下列处理措施中的( )。
A.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应进行严格防渗处理
B.采用地下排水沟排除地下水
C.采用预浸水法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
D.采用重锤夯实强夯或挤密法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


答案:A,C,D
解析:
排水沟进行防渗处理可预防湿陷;而采用地下排水沟排除地下水是不必要的, 因为土体饱水后自重湿陷已经发生了;而预浸水法及重锤夯实等均可消除自重湿陷性。

第8题:

背景资料:
某排水管道工程采用承插式混凝土管道,管座为180°,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工程沿 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 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 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槽 底处理。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达到强 度后进行二次浇筑。
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填、边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在灌满水 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处理。 问题:
1.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
2.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
3.改正项目部沟槽开挖和槽底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4.指出管座分层浇筑施工作法中的不妥当之处。
5.改正项目部闭水试验做法中的错误之处。


答案:
解析:
问题与解析
1.改正下管、安管方案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106第16行?第17行作答。根据 背景资料中提到“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机械从上游向下游开挖沟槽,用起重机下管、安管,安管时管道承口背向施工方向”。
2.在本工程施工环境条件下,挖土机和起重机安全施工应注意什么?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lOl倒数第2行和考试用书P106第 14行?第15行作答。根据背景资料中提到“工程沿线范围内有一排高压输电线路”。
3.改正项目部沟槽开挖和槽底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lOl倒数第6行?倒数第5行和 规范作答。根据背景资料中提到“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开挖正值雨季,为加快施工进 度,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由于控制不当,局部超挖达200mm,施工单位自行进行了 槽底处理”。
4.指出管座分层浇筑施工作法中的不妥当之处。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丁程管理与实务》P106第4行?第5行作答。根据背 景资料中提到“管座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对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压光、抹面, 达到强度后进行二次浇筑”。
5.改正项目部闭水试验做法中的错误之处。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P107第1行?第3行和考试用书 P106第17行作答。根据背景资料中提到“项目部考虑工期紧,对已完成的主干管道边回 填、边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在灌满水后12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的管道预留孔未进行 处理”。
参考答案
1.沟槽开挖顺序不妥,应改为自下游向上游开挖沟槽;安管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 向施工前进方向。
2.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1.0m处,严禁机械开挖。起重 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 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
3.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Omm),避免超挖, 余量由人工清挖。对超挖的湿陷性黄土槽底进行处理的方案,应经设计同意;槽底处理时 应通知监理人员旁站,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管座分层浇筑时,第一次施工的平基表面不需压光;第二次浇筑前,应先将管座 平基凿毛冲净,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填 满、捣实后,再浇混凝土。
5.应先做闭水试验再回填,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h进行;对暂时不接支线 的预留孔应做封闭抹面处理。

第9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下列( )选 项中的场地地基。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6. 2. 1条第1款及条文说明, 压力灌注可用于加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的地基,也可用于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第10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答案:B,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