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8岁。一周前患者洗澡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方有一蚕豆样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来院就诊。入院后患者胃纳

题目
问答题
女性,38岁。一周前患者洗澡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方有一蚕豆样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来院就诊。入院后患者胃纳欠佳,沉闷不语,护士了解到其女儿刚上初中,担心工作前途。体检: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方可触及2.5cm×3cm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左侧腋窝触及肿大淋巴结2枚。其他检查未见特殊。请问:(1)初步诊断,程度如何?(2)提出术前现存的主要护理诊断(2个)。(3)叙述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女,出生6天。洗澡时发现左乳腺有一个蚕豆大小的肿块,轻挤压有白色液体流出,下述措施正确的是

A、无须处理

B、手术切除

C、挤出液体

D、挑、割肿块

E、应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A

第2题:

患者,女性,23岁。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痛性肿块,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内上象限,光滑,活动度大,质韧,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长期口服三苯氧胺

B.局部热敷

C.肿块切除,送术中病理检查

D.乳腺腺叶切除

E.乳房切除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者,女性,23岁。1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无痛性肿块,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内上象限,光滑,活动度大,质韧,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长期口服三苯氧胺

B.局部热敷

C.肿块切除,手术中病理检查

D.乳腺腺叶切除

E.乳房切除


正确答案:C
在手术中切取或切除肿块速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一般在20一30分钟内可获得镜检结果,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决定手术方式。

第4题:

患者女性,23岁。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无痛性肿块,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内上象限,光滑,活动度大,质韧,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局部热敷
B、肿块切除,手术中病理检查
C、乳腺腺叶切除
D、乳房切除
E、长期口服三苯氧胺

答案:B
解析:
在手术中切取或切除肿块速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一般在20~30分钟内可获得镜检结果,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决定手术方式。

第5题:

主诉:女性,21岁,农民。因发现左乳肿块1年入院。
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扪及左乳一肿块,无疼痛,无红肿、无发热。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距乳晕3cm处扪及一直径3cm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好,表面光滑,质韧。
辅助检查:B超示左乳低回声结节包膜清楚。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与诊断依据
(1)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
(2)诊断依据
①年轻女性。
②单发乳房肿块。
③肿瘤特点无痛,椭圆形,光滑,活动好,质地实而不坚,触诊有滑脱感,边界清楚。
④B超检查结节质地均匀,有包膜。
2.鉴别诊断
①叶状囊肉瘤。
②癌肉瘤。
3.治疗原则与进一步检查手术切除,切除肿块做病理学检查。

第6题:

患者女性,21岁,农民。主诉:发现左乳肿块1年。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扪及左乳一肿块,无疼痛,无红肿、无发热。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距乳晕3cm处扪及一直径3cm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好,表面光滑,质韧。辅助检查:B超示左乳低回声结节包膜清楚。


参考答案: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乳腺纤维腺瘤。(2)诊断依据①年轻女性。②单发乳房肿块。③肿瘤特点无痛,椭圆形,光滑,活动好,质地实而不坚,触诊有滑脱感,边界清楚。④B超检查结节质地均匀,有包膜。2.鉴别诊断(5分)①叶状囊肉瘤。②癌肉瘤。3.治疗原则与进一步检查(7分)手术切除,切除肿块做病理学检查。

第7题:

患者,女性,23岁。一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无痛性肿块,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内上象限,光滑,活动度大,质韧,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长期口服三苯氧胺

B.局部热敷

C.肿块切除,送术中病理检查

D.乳腺腺叶切除

E.乳房切除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

患者女性,38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2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检查时又发现左腋窝有1.1cm×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

针对该患者医生拟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其不包括 查看材料

A.手术治疗

B.保守治疗

C.放疗

D.化疗

E.激素治疗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主诉:患者女性,26岁,因左乳红肿伴疼痛发热5天入院。
病史:患者产后4周,正在哺乳期,近5天出现左乳肿块,伴胀痛。在当地医院应用青霉素3天,热敷,无好转,并出现红肿,发热。
体格检查:T38.5℃,左乳外上红肿区约15cm×12cm,边界不清,皮肤水肿,有波动感,双腋下可扪及2枚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并有触痛。
辅助检查:WBC14.9×10/L,N0.80,L0.20;B型超声显示:左乳外上方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中间有分隔。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2)诊断依据
①初产妇,产后4周发现乳腺肿块。
②肿块红肿热痛,如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
③白细胞升高,B型超声可发现大的液性暗区。
2.鉴别诊断
①炎性乳癌。
②乳腺结核。
③浆细胞性乳腺炎。
3.进一步检查可行脓肿穿刺证实。
4.治疗原则
①及早治疗,防止脓肿形成,应用热敷及广谱抗生素使炎症尽快消退。
②脓肿形成后,要及时排脓,切开引流。

第10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6岁。
主诉:左乳红肿伴疼痛发热5天。
病史:患者产后4周,正在哺乳期,近5天出现左乳肿块,伴胀痛。在当地医院应用青霉素3天,热敷,无好转,并出现红肿,发热。
查体:T38.5℃,左乳外上红肿区约15cm×12cm,边界不清,皮肤水肿,有波动感,双腋下可扪及2枚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并有触痛。
辅助检查:WBC14.9×10/L,N0.80,L0.20;B型超声显示:左乳外上方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中间有分隔。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2)诊断依据
①初产妇,产后4周发现乳腺肿块。
②肿块红肿热痛,如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
③白细胞升高,B型超声可发现大的液性暗区。
2.鉴别诊断(5分)
①炎性乳癌。
②乳腺结核。
③浆细胞性乳腺炎。
3.进一步检查(4分)
可行脓肿穿刺证实。
4.治疗原则(3分)
①及早治疗,防止脓肿形成,应用热敷及广谱抗生素使炎症尽快消退。
②脓肿形成后,要及时排脓,切开引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