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题目
问答题
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规定,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320-200)×(20/320)=7.5(万元)。则:
业务(7)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20-200)-7.5=112.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处理不正确的有()。

A.不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B.应全额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C.应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D.在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的12%的限额内准予扣除,不需纳税调整;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计算共用轿车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4

B.-4.24

C.-6.75

D.-5.06


正确答案:C
解析:共用轿车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1-10%)÷4×60%=6.75(万元)

第3题:

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A.5000

B.30000

C.45000

D.50000


正确答案:C

第4题:

问答题
(6)甲企业业务(7)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
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计算业务招待费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则:
业务招待费限额(按销售(营业)收入的5‰)=50000×5‰=250(万元);
业务招待费限额(按实际发生的60%)=350×60%=210(万元);
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50-210=14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计算管理费用中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7

B.8.25

C.9

D.10


正确答案:B
解析: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350×5‰=1.75(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为6万元,准予扣除1.75万元,管理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1.75=8.25(万元)

第7题:

企业已计入管理费用的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应调整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发生的超限额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支出()。

A.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B.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C.不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D.视不同情况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A

第9题:

问答题
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题中,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盈余公积和累计未分配利润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10万元,应确认为股息所得,作为免税收入。则:
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度取得销售收入8800万元,销售成本为5000万元,会计利润为845万元。2018年甲企业其他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1)在管理费用中,发生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280万元(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2)在销售费用中,发生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  (3)发生财务费用900万元,其中支付给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借款利息700万元,年利率为7%,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  (4)营业外支出中,列支通过减灾委员会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的捐款50万元,支付给客户的违约金10万元。  (5)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实发工资总额500万元,并实际列支职工福利费105万元,上缴工会经费10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0万元。  已知:甲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计算甲企业201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013年真题改编]

正确答案: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营业收入×5‰=8800×5‰=44(万元)<业务招待费×60%=140×60%=84(万元),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44万元,因此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0-44=96(万元)。
(2)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80×75%=210(万元)。
(3)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的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营业收入×15%=8800×15%=132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700+140=840(万元),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全部扣除,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零。
注意: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财务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0-700÷7%×6%=100(万元)。
(5)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支付给客户的违约金10万元,准予在税前扣除,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公益性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845×12%=101.4(万元),实际捐赠支出50万元没有超过扣除限额,准予据实扣除。因此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零。
(6)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支出额为105万元,超过了扣除限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5-70=35(万元);工会经费扣除限额=500×2%=10(万元),实际上缴工会经费1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500×8%=40(万元),实际支出额为2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
(7)甲企业201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业务招待费调增额-新开发费用+财务费用调增额+职工福利费调增额=845+96-140+100+35=936(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