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温热究三焦者,非谓病必上焦始,而渐及于中下也……",是谁所言()

题目
单选题
"夫温热究三焦者,非谓病必上焦始,而渐及于中下也……",是谁所言()
A

吴鞠通

B

叶天士

C

王孟英

D

薛生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阳明温病,连声哕者,属()。

  • A、上焦
  • B、中焦
  • C、下焦
  • D、三焦俱病

正确答案:B

第2题: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中“成心”的含义是()。

  • A、成功
  • B、故意
  • C、成见

正确答案:C

第3题: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议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这段议论说明()

A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C“道”的无处不在

D“道”的真实存在


A

第4题:

翻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正确答案: 将帅,国家之辅助也。辅助之谋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同理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第5题: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即胸痹而痛,气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故也。


正确答案:阳微阴弦;阴弦

第6题:

翻译: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正确答案: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第7题:

三焦病机及证候的传变,吴鞠通说:"始上焦,终下焦。"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指出下列句中有“定语后置”的句子

  • A、使必待渴而穿井、斗而铸兵,则仓卒之间,何所趋赖?(《病家两要说》) 
  • B、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扁鹊传》) 
  • C、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医案六则》) 
  • D、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大医精诚》) 
  • E、亲中人有病如成者。(《华佗传》) 

正确答案:B,D,E

第9题:

翻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正确答案: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第10题:

“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若大便数日不通者”薛氏谓其病机是()

  • A、热灼心包,营血已耗
  • B、湿热蕴结胸膈
  • C、邪热充斥表里三焦
  • D、浊邪蒙蔽上焦
  • E、热邪闭结肠胃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