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7岁,因右手颤抖、动作迟缓2年余,头晕及双下肢沉重感2个月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及智能正常,脑神经(-),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7岁,因右手颤抖、动作迟缓2年余,头晕及双下肢沉重感2个月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及智能正常,脑神经(-),颈部无抵抗,但转颈缓慢,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双下肢呈铅管样增高。共济试验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颅脑CT、MRI未见异常,颈椎第4~5、5~6椎间隙明显变窄。患者的首要诊断为()
A

神经衰弱

B

脑动脉硬化

C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D

PD

E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67岁,头痛、头晕、心悸6年余,加重伴视力模糊1周就诊。查体:血压180/100 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9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未闻及杂音。眼底Ⅲ级。

该患者诊断

A.3级高血压,高危

B.2级高血压,高危

C.3级高血压,极高危

D.2级高血压,中危

E.2级高血压,极高危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35岁。入院2周前曾出现腹泻。昨天患者感视物成双和头晕。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双眼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制,余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正常,四肢痛觉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共济运动明显不稳。该病人最可能诊断为

A、脑干梗死

B、重症肌无力

C、Fisher综合征

D、多发性硬化

E、外展神经麻痹


参考答案:C

第3题:

患者,男,75岁,因“右手震颤一年伴右侧肢体活动迟缓半年”入院。既往有前列腺肥大史。本次入院体格检查面具脸。右手静止性震颤伴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动作迟缓。该患者禁忌使用的药物是()

A、罗匹尼罗

B、多巴丝肼

C、苯海索

D、金刚烷胺


答案:C

第4题:

患者,男,65岁,双手颤抖和动作迟缓6年余。查体:面具脸,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手指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慌张步态。根据临床表现,患者最可能患有何种疾病()。

  • A、吉兰-巴雷综合征
  • B、帕金森病
  • C、神经衰弱症
  • D、特发性震颤
  • E、脑梗死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男,65岁,双手颤抖和动作迟缓6年余。查体:面具脸,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手指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慌张步态。

根据临床表现,患者最可能患有何种疾病
A.吉兰,巴雷综合征
B.帕金森病
C.神经衰弱症
D.特发性震颤
E.脑梗死

答案:B
解析: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
该病常在6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首发症状多为震颤。
帕金森病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而延长生命,但不能完全控制疾病进展,且存在不良反应和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因此,其用药原则为从小剂量开始,逐步缓慢加量至有效维持。

第6题:

病例摘要:男性,18岁,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余前于发热、咽痛2周之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呈茶色,查尿蛋白+++,尿RBC满视野/HP,收入院。既往无特殊。查体:BP150/90mmHg,HR102次/分,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大致正常,移动性浊音(一),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118g/L,WBC8.6×10/L,PLT165×10/L,ESR6mm/lhr。尿检查:蛋白++++,尿RBC满视野。免疫球蛋白:IgG2.26g/L降低,IgA、IgM正常,ASO增高,C30.33g/L降低。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依据:患者为年轻男性,急性起病,感染2周之后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诊断明确。结合患者血ASO增高,C3下降,考虑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可能性大,但尚需在8周内观察C3是否回升方可确诊。2.鉴别诊断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1)其他病原感染后急性肾炎: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炎。目前较常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病毒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临床上除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外,经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8周内不恢复。(3)系膜增生性肾炎(IgA及非IgA肾病):患者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3.进一步检查(1)尿红细胞位相:确定是否为肾小球源性血尿。(2)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3)抗核抗体谱、乙肝及丙肝筛查:除外其他以肾炎表现的系统性疾病。4.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不宜应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2)治疗感染灶:注射青霉素10~14天,但其必要性现有争议。(3)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通常利尿治疗有效。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4)透析治疗:如患者血肌酐升高,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透析以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第7题:


患者,男,65岁,双手颤抖和动作迟缓6年余。查体:面具脸,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手指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慌张步态。

本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静止性震颤
B.面部表情少
C.肌强直
D.运动迟缓
E.顽固性便秘

答案:A
解析: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
该病常在6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首发症状多为震颤。
帕金森病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而延长生命,但不能完全控制疾病进展,且存在不良反应和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因此,其用药原则为从小剂量开始,逐步缓慢加量至有效维持。

第8题:

男患者,58岁,因反复四肢抽搐2天入院。1周前右手指被树枝划破,未治疗。查体发现:神志清,开口受限,四肢肌张力高,Babinski征未引出。头颅CT正常。初步诊断()。

A.脑血管意外

B.癫痫大发作

C.阿斯发作

D.癔症

E.破伤风


参考答案:E

第9题:

10个月女孩,因面色逐渐蜡黄2个月,智力及动作发育出现倒退而入院,检查时见患儿精神呆板,肢体及舌有颤抖,RBC检查MCV>94fl,MCH>32pg,MCHC正常,对此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 A、早期给维生素D
  • B、早期给铁剂
  • C、早期用钙剂
  • D、及时加辅食
  • E、尽早增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男性,67岁,头痛、头晕、心悸6年余,加重伴视力模糊1周就诊。查体:血压180/100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9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未闻及杂音。眼底Ⅲ级。该患者入院后需进一步完善如下检查()。

  • A、心电图
  • B、心脏超声
  • C、胸部正位片
  • D、血脂
  • E、心肌核素显像
  • F、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
  • G、冠脉造影

正确答案:A,B,C,D,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