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包括()

题目
多选题
应用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包括()
A

面对当今世界全球性、普遍性问题;

B

研究设计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种种矛盾;

C

注重理论思辨,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没有直接关联;

D

影响着人们对道德生活实践中“应当”坐标的重新确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存天理,去人欲”?

正确答案: 二程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根据他们的人性论,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他们宣称,应该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为内容的本性。认为天理人欲是势不两立的。“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欲之害人也,人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不知,则至于灭天理而不知反。”
二程注重修养,认为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修养之道。还强调“敬”。“敬”即是经常集中注意力,时时警惕自己,克服一切不符合道德原则的杂念。即“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此,为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二程所谓“敬”,具有宗教徒“虔诚事上帝”的精神状态,本质上是一种严肃主义的修养方法。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
二程把“道心”等同于“天理”,把“人心”等同于“人欲”。朱熹进一步发挥了二程的思想,而认为“人欲”只指“人心”中为恶的一方面,而不包括“人心”中合理的欲望可以为善的一方面。他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即“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二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一方面,束缚了人们正常的物质欲望的满足,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对于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名词解释题
涅磐

正确答案: 1、佛教用语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炼,即能够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静功德。
2、达到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的境界。
3、属于“无为法”它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只有佛教的般若智慧才能证悟此境界,诸法因因缘而起,则不生不灭,本性空寂无累自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多选题
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
A

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和义务性

B

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C

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D

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E

行政责任具有经济性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道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无形无象的“无”
老子讲的“道”也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3)道是普遍法则
“天之道。”“人之道。”老子讲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规定性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认识。
(4)道是混成之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是指“道”是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因为他是分不清上下,也看不到前后的一种本来就无分别的状态,是混成之物。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解脱者是什么心境?

正确答案: 知足、感恩、快乐、安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神既是()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A

公义

B

怜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伊曼努尔-康德的“三大”批判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纯粹理性批判

B

判断批判

C

实践理性批判

D

判断力批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信仰说情的证据是什么?由谁说情?替谁说情?何时说情?

正确答案: 安拉在《古兰经》里多处确定了在严格条件下的说情,他指出:准许说情权唯归他,任何人都毫无权力。安拉说:“你说:‘准许说情与否,全归安拉决定’。”(队伍39:44)
什么是说情呢?安拉告诉我们:只有安拉的准许才有说情的可能。正如安拉吩咐:“不经他的许可,谁能在他那里替人说情呢。”(黄牛2:255)“没有一个说情者,不是先得到他的允许的。”(优努斯10:3)“天上的许多天神,他们的说情,毫无裨益,除非在安拉许可他们为他意欲的和所喜悦者说情之后。”(星宿53:26)“除安拉所许可者外,在安拉那里,说情将无裨益。”(赛伯邑34:23)
谁来说情呢?犹如安拉告诉我们说情只有在他准许之后,他又告诉我们:他只准许他喜悦的、善良的盟友替人说情。“他们不得说话,唯至仁主所特许而能说正话的,才敢发言。”(消息78:38)“但与至仁主订约者除外,人们不得说情。”(麦尔彦19:87)
为谁说情呢?安拉指出:他只准许替他所喜悦的人说情。“他们只替安拉所喜悦者说情。”(众先知21:28)“在那日,除至仁主所特许而且喜爱其言论者外,一切说情,都没有功效。”(塔哈20:109)
安拉只喜爱认主独一,虔诚畏主的人。至于其他人,安拉说:“不义者,将没有任何亲友,也没有奏效的说情者。”(赦宥者40:18)“所以,我们绝没有说情者,也没有忠实的朋友。”(众诗人26:100、101)“说情者的说情,将无益于他们。”(盖被称为的人74:48)
穆圣告诉我们:他本人将享有说情权。末日,他将来临,在“阿尔思”之下叩拜安拉,依照安拉教授他赞主的方式赞美安拉,他不先提出说情,直至听到安拉的喻示:“你抬起头来,你说话,你的话是受理的;你要求吧!你的要求将得到满足;你说情吧,你将获准说情”。(布、穆)
然后,穆圣又告诉我们:他为信仰尚存的一切罪犯的说情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如他所说:“安拉将赐予我一定能力,我将拯救他们脱离火狱进入乐园。”然后,他又再次向安拉叩头,得到了安拉赐予的一定能力,又拯救一批人脱离火狱进入天堂。这样往往返返,直至火狱里再没有一个存有丝毫信仰的人。艾布•胡赖勒曾问使者:“谁最有幸获得你的说情?”穆圣回答:“从内心深处虔诚地诵念清真言的人。”(布)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判断题
以泰勒斯、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早期自然哲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古典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应当公开地表示人们的相互尊重就成为一种()的恰当特征。
A

公平观

B

效率观

C

正义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