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角度,分别叙述天人所感受的痛苦。明白这个道理,你还会希求人天福报或死后升天吗?请谈谈你的体会。

题目
问答题
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角度,分别叙述天人所感受的痛苦。明白这个道理,你还会希求人天福报或死后升天吗?请谈谈你的体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佛教“三界”是()

  • A、欲界
  • B、色界
  • C、痴界
  • D、名色界
  • E、无色界

正确答案:A,B,E

第2题:

窃以为罗汉尚未超三界,只有佛已超三界,太虚大师曾将三界分大小,小三界亦不及色界(见佛法总论),就人天言,可谓超三界之圣者矣。人类所指之天,常为忉利天也。盖三界以上不受火水风劫,自已避大劫,若罗汉已不退转,则是已了轮回。又无色界以上究是何界?后学尚不得知,拟似属佛界,则辟支尚不可及,况罗汉乎?少读经典,疑问已久,故请开示!


正确答案: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耳。罗汉译曰无生,已断尽见思二惑,是已超出,不有分段生死矣。无色界外,仍有世界,四维上下,重重无尽,此是以质境言。若言佛界,便有‘法’‘报’之不同,法界寂光无相,并无界限,报界(术语曰报土)随报身而现,乃是化境,专为利众而示耳。佛之报土,既为利益众生,感者即可涉入,声缘菩萨,皆能往游,否则佛现此土胡为乎?

第3题:

欲界、色界和()是佛教三界。

  • A、痴界
  • B、嗔界
  • C、无色界
  • D、贪界

正确答案:C

第4题:

佛陀在成佛之后,还感受了哪些果报?这是往昔什么业力所致?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何帮助?


正确答案: 佛陀成佛后感受的果报:
1)随喜杀生感受头痛: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率军大举进攻释迦族所居住的迦毗罗卫国。最终八万释迦族人被残暴杀戮。同时,佛陀因当年讥笑被杀之鱼在沙滩受苦,头也痛了起来,犹如头上顶着须弥山一样难受。
2)孙陀利谤佛缘:佛陀前世杀过一个妓女,并把尸体埋在独觉的屋里,连累独觉差点被杀。以此因缘,如今成佛后仍感受被诽谤与孙陀利有孩子的果报。
3)佛陀食马麦缘:佛陀还曾与五百阿罗汉,在九十天中食用马麦。原因是昔日毗婆叶如来出世时,一位婆罗门见到如来应供,生起强烈嫉妒心,骂这些光头沙门应该吃马麦,不应享用美食。
4)婆罗门女栴沙谤佛缘:佛陀当年作常欢比丘时,困生嫉妒心,诽谤无胜比丘与女施主善幻私通,有如何不清净的关系。以此业缘所感,成佛后仍受他人诽谤。
5)佛被木枪刺脚缘:佛陀的脚上刺入降香木刺,也是以前做菩萨时杀掉短矛黑人的业报。也有经典说,是曾刺杀了一个商主。
6)佛骨节烦疼缘:有一次,佛陀的骨节非常疼痛,这是因为他前世当医生时,有个病人被治好后不给钱,他就故意给病人下了非药,最终致死人命所感。
业力确实不可思议。佛陀因地时随喜别人杀生,在成佛后尚且要受头痛之报,那我们凡夫人就更不用说了。自己真的要随学上师,反省自己小时候到2000年杀生不少,还有其它身语意的恶业难以数得清,如果再算历劫,业力更是深重!所以要对自己的杀、盗、淫、妄语、绮语、邪见、害心等等身口意的恶业,所有失坏的誓言在诸佛菩萨、莲师和上师前作深刻的忏悔!如果不赶紧忏悔的话,以后就来不及,一下子堕落三恶趣就后悔莫及了!

第5题:

修行人在色界、无色界的贪爱里,容易陷入在哪里?


正确答案: 没有禅定力的人往往在“欲界”里打滚。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又很容易迷执在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里。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闻思基础,你会在禅定里求禅相、异相、求神通,会津津乐道于各种禅定、禅支、禅相及各种觉受,因为这里面很微细,又很迷人,一般众生不容易超越,陷在里面,卡在里面,不易察觉。

第6题:

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正确答案: 不同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只要现实未改变他终究不幸,更何况一定会有其他祥子一类的人堕落下去,这是大多数那个时代的“祥子”的命运。

第7题:

到了中阴界时,为什么所感受的痛苦会比生前大许多倍?


正确答案: 因为中阴身的感觉特别敏锐,心志也非常脆弱,再加上阎罗狱卒极为可怖,身躯是常人的七倍高,手持各种骇人的兵器,口里喊着“打啊”、“杀啊”震天动地,这种可怕的场面谁也无法忍受。假如生前被判死刑都特别害怕,那死后到了中阴界时,以敏感的心去感受如此恐怖的场面,怎么受得了啊!

第8题:

佛说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是否是空中各方无量无边之星球?三界(欲、色、无)各天是否亦是星球?无色界天无形无色它的星球是否亦能看得见?


正确答案:世界有单位,小千、中千、大千之别,以单位言,亦是若干星球之组合。诸天众生所依,有地居空居不同,自忉利天以上,尽是空居矣。

第9题:

所谓福报的‘天’是指欲界之人天?抑色界天?


正确答案:统指三界,因福有别于慧,若是慧者,即超界外矣。

第10题:

为什么说佛陀出世极其难得?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具体分析。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正确答案: 过去:过去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明劫过了以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暗劫。虽然明劫出世的佛比较多,但有那么多的暗劫,连一尊佛都不出世,由此可见过去佛出世还是极其稀少难得的。
现在: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明劫——现在的贤劫出现了。那么贤劫千佛是如何依次现世的呢?
第一至第八中劫:无佛出世。
第十九中劫: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人寿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为贤劫第三尊佛。人寿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
第十中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第十四中劫:无佛出世。
第十五中劫: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第十九中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中劫:胜解佛(楼至佛)出世,为贤劫最后一尊佛。
至此,贤劫千佛圆满出世。
未来:贤劫之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
以上全部加起来,暗劫有一万一千多个,明劫只有六七个,想想这之间的差别,简直》太悬殊了。所以,遇到佛陀出世是多么不容易。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一定要珍贵现在的暇满人身,能得这样殊胜的时候获得人身,没有以往积累的广大福报,无法得遇,故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莫要错过令自他解脱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