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些人经常问上师:“我学佛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开悟啊?”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这是对佛法没有真正了解。因为自他相续中的烦恼罪业,要经过如海大劫的长时期修习,方能净除。不要说所有众生的烦恼罪业,就是自己的一种烦恼,比如说嗔心,由于无始以来的熏染串习,它十分坚固,要断除顽固习性,也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如果只修行过短短的几年,就想一劳永逸,根除无始以来的过失习气,这只是凡夫的一种痴心妄想而已。

第2题:

有些人认为,圆满布施度就是要消除所有众生的贫困,所以需要赚大钱来达到这个目的。对此你怎么看待?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正确。在《百业经》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时也有很多的穷人,虽然佛陀六度万行皆已圆满,但穷人依然存在,这正说明了圆满布施度是从内心上安立,而不是将外在的贫困者全部遣除。佛陀说过:一切功德皆是由心所生,如是内心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身心性命、功德善果,毫无保留地施舍给众生,生起这种无伪的意乐,就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多。在《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说:“将自己的一切施舍众生,此无伪舍心名布施波罗蜜。”所以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

第3题:

在这个案例中,有些人见义勇为,而有些人却很冷漠。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正确答案:
①在社会成员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通,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也不奇怪。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一些负面的和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②改变社会风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教育较多的群体,应该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力军,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③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④面对道德冷漠现象,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尊敬、效仿的行为。

第4题:

有些人认为:“佛法的内容应该创新,如果古往今来都是那一套,则无法吸引新新人类。”对此你怎么样看待?


正确答案:这种想法特别幼稚。其实大德们完全知道,众生要想获得圣者果位,需要经过什么样的修道。因遵照这些要求去行持,往昔无数众生获得了圣果,今后仍然会如此。许多老法师老修行人,他们的教言完全一致,都再三强调不要忙着修大法,先应该把加行修好,而没有说不用修加行,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地方,然后众最高的地方往下来。尤其是一辈子不离佛法的那些大德,一个个都赞叹修加行的重要性,只有把加行修好了,最终才不会堕落,并能获得真实成就。

第5题:

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时,觉得他们非常可怜,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觉得他们可怜,是一种颠倒的悲悯,所以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时,一定要随喜。
因为用正理来分析的话,抛弃一切在山里苦行的人,在人类历史上是最伟大的。他们知道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完全明白解脱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意思。修行人对搞世间法没有兴趣,因此无喜无忧地安住在山林里,远远胜过世间上的一切快乐。

第6题:

有些人说:“真正的皈依是能所双亡、什么都不执著,所以没有必要经常随念三宝,这些都是著相而修,不究竟!”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正确答案: 虽然从最了义的角度来讲,真正的三宝远离一切戏论,唯一是现空双运的本体,皈依三宝也是一种执著相。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暂时还没有这么高的境界,所以首先应该按照《随念三宝经》中所说的那样皈依三宝,这样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第7题:

有些人业力现前时,祈祷三宝似乎没有感应,便对佛教退失了信心。对此你怎么看待?


正确答案: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果规律不论是谁都无法超越,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大成就者也不能避免,就算是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所以一个人业力现前的话,谁也没办法救护,如果业障没有清净,自己的一切都是随业力而转的,不要认为三宝没有加持。

第8题:

有些人认为出家人应该本本分分,唱歌跳舞非常不庄严,这跟世间人没什么两样。你是怎么看待的?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出家人平时虽不能歌舞,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供养三根本、遣除违缘、利益众生,也是可以开许。佛经中说,以前文殊菩萨经常到未生怨王的皇宫里,跟王妃们一起唱歌跳舞。当时文殊菩萨现出家相,这种行为似乎非常不如法,但实际上通过他的这种善巧方便,后来度化了许许多多的众生。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说过:“我们出家人唱歌、跳舞,平时是不允许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会供、共修法会时也可以开许。”

第9题:

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正确答案:世间上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没有死之前,觉得在家里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然而他死了以后,别人照样过生活。因此,在活着的时候,不要为了某些人,而把修行全部放下、全部舍弃。有些人经常说:“我不能出家,否则,我家人该怎么办?”“我没时间学佛法,因为家里的重大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承办。”许多人都有这种顾虑。其实你终有一天会离开,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们,没有你,他们也不会活不下去,所以你在没死之前,应该选择最好的道路,不要为这些人放弃来世的解脱。

第10题:

有些人经常咒骂自己的敌人:“愿他倒霉、失败,让他不得好死……”对此现象,你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这样阴毒的发心,对于别人的成败兴衰,其实不会起任何作用,别人的遭遇只能由他自己所作的业决定,如果他的福德善根成熟,无论你如何盼他受苦,不会变成现实。但是,这种心念对自己却是有很大的危害,以此恶业将招感恶果,毁坏自己今生来世的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