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题目
单选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A

专项救助

B

灾害救助

C

社会保险

D

基本生活救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于"三条保障线"的内容

  •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C、医疗保险制度
  • D、失业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试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⑴保障对象。根据现阶段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特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类人员: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二是领取失业救济津期间或失业保险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三是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⑵保障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⑶待遇申请。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⑷待遇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过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⑸资金来源。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账管理。每年年底前由各级民政部门提出下一年的用款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和核审后列入预算,定期拨付,年终要编制决算,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3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A.专项救助

B.灾害救助

C.社会保险

D.基本生活救助


正确答案:D
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第4题: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B、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C、失业保险制度
  • D、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 )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A、专项救助
  • B、灾害救助
  • C、社会保险
  • D、基本生活救助

正确答案:D

第6题: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 A、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C、失业保险制度
  •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1999年,国务院颁布(),初步确立了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 B、《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 C、《关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决定》
  • D、《关于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决定》

正确答案:A

第8题: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第9题: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属于()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A、自然灾害救助
  • B、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 C、社会保险
  • D、贫困救助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试述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正确答案: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⑴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从那时起到1999年底,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由试点阶段(1993年6月-1995年5月)、推广阶段(1995年5月-1996年底)进入普及阶段(1997年-1999年底)°
⑵低保对象°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保障对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具体有三类:
一是“三无人员”,即“无法定继承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人员;
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三是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第二、三类人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增的保障对象°
⑶发放标准°第一类人员发放标准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如原有救济,按原救济标准发放°对第二、三类人员发放标准是补足使其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优抚对象的抚恤金不计入家庭收入,即差额发放°
⑷保障资金来源°由地方各级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进行专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