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拟定调研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如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这是属于()。

题目
单选题
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拟定调研计划,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如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这是属于()。
A

探测性调研

B

描述性调研

C

因果关系调研

D

定期性调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进行资料收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A、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即可

B、根据研究的需要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C、力争收集第一手资料

D、认真记录资料的来源和收集时间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进行上市公司调研时通常遵循的流程有( )。
①编写调研计划,如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等
②调研前的室内案头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
③实地调研
④撰写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成果和投资建议,然后依规发表报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证券分析师在进行公司调研时遵循以下流程:①调研前的室内案头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②编写调研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参与人员、调研时间、调研费用等。③实地调研,包括访谈、考察、笔录。④编写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成果和投资建议。⑤报告发表,报告发表应当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3题:

调研活动的首要步骤是()。

A.收集信息

B.制定调研计划

C.培训调查人员

D.确定问题和研究目标


参考答案:D

第4题:

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问卷的实地调查工作,组织实地调查包括( )等方面工作。

A.制定调查进度计划
B.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C.做好实地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
D.撰写调查报告
E.做好实地调查的协调、控制工作

答案:C,E
解析:
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问卷的实地调查工作,组织实地调查包括做好实地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做好实地调查的协调、控制工作等方面工作。

第5题: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分)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猜想验证结论的方法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量、剪、拼、摆等探究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严谨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利用其特点在已知两角的基础上计算未知角。
问题(二):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形状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比形状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吗?
3.三个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内角和各不相同还是相同?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识
1.研究特殊=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来(教师拿出一个三角板),说说这个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生:90°、60°、30°。(教师跟着板书)
师: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的和是多少啊?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 + 60° + 30°=180°。(教师跟着板书)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教师又拿出另一个三角板)
生:90° + 45° + 45°=180°。
师:咦,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样,都是180°!这两个都是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我们来猜猜看!
生1:应该是180。。
生2:不一定。
……
2.研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假设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和学生讨论如何进行验证。学生提出方案并分组
进行:
(1)测量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并记录、求和、列表。 填入表格中: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自己设计的方案及为什么这样设计。提问学生除了班里面现有的设计方案,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要有, 这样更能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普遍性)
(2)分析实验数据。
①有的同学测得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提问学生得出这样数据的原因。(误差的存在)
②得出的结果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③提问能否在以上的三角形三个角中找到大于或等于90 °的角,根据数据让同学们自 己归纳有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判断题
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80°、75°、24°。( )
②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③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一定小于90°。( )
④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如果剪去这个角,剩下的图形的内角和是150°。( )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第6题:

在进行上市公司调研时通常遵循的流程是(  )。
Ⅰ.编写调研计划,如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等
Ⅱ.调研前的室内案头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
Ⅲ.实地调研
Ⅳ.撰写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成果和投资建议,然后依规发表报告

A.Ⅰ.Ⅱ.Ⅳ
B.Ⅰ.Ⅲ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证券分析师在进行公司调研时通常遵循以下的流程:①调研前的室内案头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②编写调研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参与人员、调研时间、调研费用等。③实地调研,包括访谈、考察、笔录。④编写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成果和投资建议。⑤报告发表。报告发表应当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7题:

规划咨询的实地调研阶段咨询工作内容不包含()。

A:资料汇总与内部交流,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
B:在当地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组织专题研究人员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区域基本情况
C: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目标,明确规划区在相关区域、全国乃至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D:开展面向各类群体(如行业协会)的公众征询,深入了解当地情况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有效的营销调研程序包括()。

A、确定问题和调研目标

B、制定调研计划

C、收集信息

D、分析信息

E、陈述研究发现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问题(一):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与算法。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问题(一):
“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异分母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要先通分再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等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三)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6.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第10题:

在信访实地督查结束后,应明确后续督办责任,跟踪落实情况。对实地督查中发现的()应进行重点跟踪督办,推动问题解决;对重点领域的典型问题要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 A、重点领域的一般性问题
  • B、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
  • C、督查的一般性问题
  • D、督查的所有问题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