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题目
问答题
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货币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研究货币层次是为了更好把握货币流通的结构和流通的渠道,更好对货币运行进行计量。
当前,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货币流动性的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现金货币的流动性大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于定期存款。不同层次的货币其流动性不同。货币的这种流动性差别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大意义。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第三次修订建议,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不包括()。

A:划分货币层次应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基本标准
B: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要求,应把列人中央银行账户的存款同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区别开来
C:货币层次要能反映经济情况的变化,要考虑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的对应关系,并在操作上和应用上有可行性
D:宜细不宜粗

答案:D
解析: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除了A、B、C选项外,还包括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第2题: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我国货币划分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折,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第3题:

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的货币层次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用符合M0表3示),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1表示),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2表示),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其中,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为准货币。

第4题:

简述货币供给量的概念,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流通的现金与存款货币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个人、政府及各金融机构等的货币总存量。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流动性。流动性就是指金融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性质,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第5题: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货币层次的定义
②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M0是边界最窄的货币界定,通常称为现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即主要用于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称为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③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是为了把握流通中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通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量时就不能同样对待,应选择流通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中央银行对不同货币层次的监测和控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6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7题: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以()作为标准。


正确答案: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第8题:

各国中央银行都对本国货币以流动性大小为标准做出了层次划分。我国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9题: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是什么内容?


正确答案: M0=现金;
M1=M0+(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基建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M3=M2+财政金库存款+其他存款。

第10题:

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货币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研究货币层次是为了更好把握货币流通的结构和流通的渠道,更好对货币运行进行计量。
当前,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货币流动性的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现金货币的流动性大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于定期存款。不同层次的货币其流动性不同。货币的这种流动性差别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大意义。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第三次修订建议,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