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对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取决于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农业对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取决于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劳动力数量;(2)土地资源的数量;(3)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群体大,再生性强。目前农业人口有8亿,农业劳动力有3亿多,每年仍在增加800万。
(2)流动性强,不稳定。半农或半非农者越来越多。
(3)两重性。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

第2题:

城市化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取决于()。

  • A、新建城市的兴起
  • B、农业发展水平
  • C、城市工业与服务业的就业增长
  • D、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
  • E、人口的机械增长

正确答案:B,D

第3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第4题:

农业对劳动力的容纳程度取决于什么?


正确答案: (1)劳动力数量;(2)土地资源的数量;(3)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

第5题: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 A、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 B、加快劳动力的转移
  • C、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的组织化程度
  • D、提高农民素质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论述)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打开城门,双向流动;
(2)要逐步开放与管好劳务市场,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
(3)对劳动力转移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4)推行多种形式的就业制度;
(5)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
①间离型转移;
②游离型转移;
③分离型转移;
(6)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7)要进行农村非农产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8)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的道路;
(9)开发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10)强化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第7题: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 A、表明农业劳动力利用的效果
  • B、仅仅从数量上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利用
  • C、是指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未利用的农业劳动力的比值
  • D、反映了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正确答案:D

第8题:

关于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会受到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多少的影响
C:农业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的成本一定会大于收益
D: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农业地区的劳动力外流程度高于高收入农业地区

答案:C
解析:
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流动,不仅取决于工农业收入差异,还取决于获得工业部门就业规会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就业机会,预期收益就会等于零,劳动力流动也就会停止。

第9题: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第10题:

考虑本*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根据耕地面积及农业劳动力数量或农户数量,确定适度经营规模称为()。

  • A、必要规模
  • B、内部可能规模
  • C、外部可能规模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