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答案:

(1)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2)产业结构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①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吻合,西方不同经济学科经济分析的对象,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足迹,不断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从个量分析一总量分析一产业分析的漫长过程。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再到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这一演进过程。②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①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②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③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人。


第2题:

联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试述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制约。
A.消费结构中各种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构成比例,直接受消费资料和消费劳务的生产状况及其供给结构的制约。
B.新的产业的兴起,会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消费结构。
C.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
(2)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微观上看,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从宏观看,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A.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特征规定着产业结构特征。
B.消费结构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引导作用。


第3题:

试述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答案:


第4题:

我国应该选择()实施和调整产业结构。

  • A、后起国家赶超理论
  • B、市场缺陷理论
  • C、区域经济理论
  • D、均衡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A

第5题:

试述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和途径。


参考答案:措施:
⑴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⑵进行宏观调控。
⑶实施产业政策。
途径:
⑴调整存量。按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来重新配置现有生产要素,,通过对现有资产的发行,来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⑵调整增量。合理分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第6题: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第7题:

试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参考答案:(一)行政职能转变是指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对其履行职责的范围和发挥功能的领域做出适当的调整。(1)我国政府职能的确立我国政府职能的确立,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建立的中央苏区。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新民主主义的总体思路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随着政权的巩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深入,我国政府的行政职职能急剧膨胀,以致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职能的弊端。职能庞杂,运行紊乱。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职能膨胀,机构庞大。(3)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调整与改革。(二)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调整与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中共中央文献较早出现转变职能一词的,是1985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并为党的十四大报告所确认。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指导,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举措。”

第8题:

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9题:

试述唐宋时期文人画基本理论萌芽和发展的情况。


参考答案:

(1)唐宋时期,作为文人画本质特征的主观精神、情感的表现,已成为绘画的核心理论被正式提出。
(2)对内心自性的高度强调,必然使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那种反对谨毛失貌、主张得意忘象的传统----一度因儒学的强盛而减弱----被重新连接。
(3)禅道观念的盛行,对寂寞、静谧的追求使水墨的趋向在盛唐中唐际出现,放弃对美丽眩目的自然色
彩的追求,这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罕见的特殊现象。
(4)对内在情感的珍视导致人品与画品关系的论述,导致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导致对情感表现自然无意
效果的追求。
(5)对后世影响巨大诗画结合的提倡,也随之影响到院体绘画。
(6)唐宋时期,禅道观点只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活态度。唐宋文人画家的情感更多地带有禅道意味,而不是魏晋南北朝那种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宗教信仰。


第10题:

简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答案: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产业结构理论是人们将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1.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