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的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
(1)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以上,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20%、50%、100%的风险权数。
(3)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委员会作出一些过渡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答案:
解析: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希望通过对这三大支柱的建设来强化商业银行的管理,规避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风险。 (1)最低资本要求。《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继承了旧巴来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将最资本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其主要针对市场风险、催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提出资本要求。监管资本的定义将继续治用1988年协议的规定,总的资本比率不得低于8%,二级资本仍然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即深制在一级资本的100%以内。在计算资本比幸时,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12.5(即最低资本比8%的倒数),再加上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就得到分母,即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分子是监管资本,两者相除得到资本比率的数值。关于信用风险度量有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其中内部评级法还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有资格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可以根据自已对风险要素的估计值决定对特定暴露的资本要求,风险要素包括违约损失率,违约暴露、违约率以及年期等。关于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足或者远行夫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的直接成间接损失的风险,为了计量方便,这一定义包含法律风险但不包含战略风险和声张风险。关于操作风除的度量主要有三种方医,即单一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2)底管部门的底督检查。新巴案尔协议强化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提出了较方详尽的配套措施。巴塞尔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起三大职责;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加快制度化进程。一般情况下整管当局监督检查有四大原则,分别是;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钻总是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份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然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子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布高于最低资本标准的资本;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批群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 (3)市场的束。为硫保市场对课行约束的效果,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面信息被露的理念。新协议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较露内容。新协议还将披露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与补充信息:核心信息包括银行集团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组节信息、实收资本数量、已按露储备量、信货损失措施、资本构成等。附加信息是指信贷风险方面的细节信息,包括区域性经济湖溃,地区和部门的坏账、信用风险、不利于资产管理的技术、信用风险调节策略、市场风险管理等。

第2题:

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在于:(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定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第一档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第二档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第二,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该协议定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来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所应具有的适当规模。
第三,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协议要求银行经过5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和调整所需的资本基础。
以1992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其核心资本至少为4%。

第3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特点。


参考答案: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特点是:1)该比率得到大多数国家的一致认同,并作为共同的监管标准;2)统一将资本分为两级,并规定了各级资本的构成成份;3)对资产负责表内资产规定了不同的风险权重,提出了风险资产概念;4)对表外业务规定了转换系数,将表外业务纳入风险管理范围之内;5)要求资本对风险资产比例不得低于 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低于4%。

第4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正确答案: 巴塞尔协议取得的成就:在以下方面结束了国家金融领域无法律秩序的历史:
(1)、对国际金融关系主体资格提出了法律性要求;
(2)、对国际金融关系客体确定了国际监管对象。
面临的挑战:今后需加强规范和监管国际金融活动中的表外业务。

第5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过程。


正确答案: 随着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规避管制的水平和能力也大为提高。这使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协议》难以解决银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巴塞尔委员会对协议进行了长时期、大面积的修改与补充。
(1)1991年11月,在认识到准备金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差异后,重新详细定义了可计入银行资本用以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普通准备金与坏账准备金,以确保用于弥补未来不确定损失的准备金计入附属资本,而将那些用于弥补已确认损失的准备金排除在外。
(2)初步认识到除OECD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存在国别风险之外,OECD成员国之间同样也存在国别风险,因而一改《巴塞尔协议》中对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均确定零主权风险权重这一极其简单化的衡量方法,于1994年6月重新规定对OECD成员国资产的风险权重。
(3)作为金融快速国际化的反映,开始提升对市场风险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
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尽管《巴塞尔协议》的执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市场风险却经常发生。这说明仅靠资本充足率已不足以充分防范金融风险。
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在1995年4月对银行某些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并在1996年1月推出《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其核心内容是,银行必须量化市场风险并计算相应的资本要求。

第6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制定了国际通用的资本标准。巴尔塞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补充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而且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使用了5个风险权数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使用5个风险权数0、0.1、0.2、0.5和1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此外,巴尔塞协议还把表外业务的所有项目,将其本金数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量,在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获得相应的信用风险等级。

第7题:

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的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
(1)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以上,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20%、50%、100%的风险权数。
(3)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委员会作出一些过渡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第8题:

1988年资本充足性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巴塞尔协议的最新发展。


参考答案:1988年资本充足性协议的内容。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又达成了一个有关资本标准的协议,称为“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是确定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标准,要求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按风险权重加权后的资产)总价值的比率保持在最低位4%的水平上,而总资本对风险资产总价值的比率应高于8%,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对银行资本进行明确界定,以防止银行随意地扩大资本认可范围而可能导致的不审慎经营问题。(2)对资产按照风险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这与传统的资本衡量指标大不相同,考虑到了不同风险程度的资产对资本数量的不同要求。(3)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对表外业务的风险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将表外业务活动也纳入到了银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之中,从而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进入了风险管理的时期。1988年巴塞尔协议颁布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仅各成员国相继修改了银行监管的有关法规,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各国商业性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普遍提高。近年来,随着国际商业性银行风险的复杂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现行协议的局限性日益明细,如偏重强调信贷风险而忽略了市场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等。1996年6月公布了《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征求意见稿,准备用以取代现行协议。2001年1月,经过广泛吸收多方意见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第二稿)。按既定日程表安排,经过3年的过渡期后,将于2004年全面执行,完全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新协议仍维持现行协议原有资本要求不变,即总资本占风险总资产的比重仍然保持在8%,但新协议将更加全面评估银行风险,以保证银行资本充足性能够及时地反映商业性银行业务发展以及资产负债结构变化所引起的风险程度的变化,因此,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仍然是新协议的基础,被称为第一大支柱,同时新协议增加了两项新的要求,即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从而构成了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这标志着国际银行监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第9题:

《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确定了资本的构成,即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且附属资本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
(3)通过设定一些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
(4)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产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第10题:

试述《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在银行国际监管标准的建立中,以巴塞尔协议的银行资本标准最为成功。《巴塞尔协议》即1988年7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其目的在于:
(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第一档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第二档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第二,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协议订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来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所应具有的适当规模。
第三,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协议要求银行经过5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和调整所需的资本基础。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这个协议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面世几年来,不仅跨国银行的资本金监管需视协议规定的标准进行,就是各国国内,其货币当局也要求银行要遵循这一准则,甚至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