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要求:  (1)求供给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

题目
问答题
已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要求:  (1)求供给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总供给函数为AS=2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000+4500/P。 试求: (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已知:AS=2300+400P,AD=2000+4500/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2300+400P=2000+4500/P    4P+3P-45=0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         
P=3    Y=2300+400×3=3500   Y=2000+4500/3=3500    
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     
 则:AD=2200+4950/P     
2300+400P=2200+4950/P     
2300P+400P2=2200P+4950     
400P2+100P–4950=0      
8P2+2P–99=0          
Y=2300+400×3.4=3660 
Y=2000+4500/3.4=3324  

第2题:

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 供给曲线应是( )

A.短期总供给曲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正确答案:AC

第3题: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水平

A、潜在总供给

B、潜在总需求

C、均衡产出

D、均衡国民收入


参考答案:A

第4题:

经济的均衡是由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叉点决定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 (1)经济的均衡产量和均衡的价格水平。 (2)若经济遭受冲击,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平行移动10%,求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并说明使经济恢复到(1)所示的均衡状态所应采取的政策选择。 (3)若总供给曲线也向左方平行移动10%,求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


答案:
解析:
(1)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s= 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 -P,ys=yd,则2000 +P=2400 -P。 解得均衡价格P= 200,均衡产量=2000+ 200= 2200。 (2)经济遭受冲击,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平行移动10%,新的总需求函数为yd=2160 -P, ys=yd,则2000+P=2160 -P。 解得均衡价格P= 80,均衡产量=2000+ 80= 2080。 为了使经济恢复到(1)所示的均衡,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扩大,总需求曲线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就使经济重新回到均衡;也可以通过扩大总供给的办法,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与总需求曲线相交于原来的均衡产量上,此时价格更低。 (3)总供给曲线也向左方平行移动10%,则新的需求函数为yd= 2160 -P,新的供给曲线为Ys= 1800+ P,ys =yd,贝0 1800 +P= 2160 - P。 解得均衡价格P =180,均衡产量=1800 +180= 1980。

第6题:

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 试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已知:AS=700  AD=800-40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700=800-40P   P=2.5    
Y=800-40×2.5=700       

第7题:

设总供给函数为Ys= 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 2400 -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qo,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l)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答案:
解析:
(1)由Ys =yD,得2000+P=2400-P。于是P=200,yD =Ys= 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 2160 -P,于是,由Ys =yD有2000 +P= 2160 -P,P=80,Ys =yD =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 2640 -P,于是,由Ys= yD有2000+P=2640 -P,P =320,yS=YD =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Yo= 1800+P,于是,由Ys= yD有1800+P=2400 -P,P -300,yS=yD =2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5)总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总供给曲线。

第8题:

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总需求曲线为yD=600-50P,求解12~13题。

供求均衡点为( )。

A.P=500,Y=500

B.P=600, Y=500

C.P=2,Y=500

D.P=50,Y=500


正确答案:C

第9题:

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 )


A.短期总供给曲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答案:A,C
解析:
在假设只有产品市场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被称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引起国民收人或总产出的相应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第10题: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 A、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 B、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 C、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 D、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