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8岁,因“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肤色素逐渐加深2年”来诊。2年前检查肾CT: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28岁,因“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肤色素逐渐加深2年”来诊。2年前检查肾CT: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切除术,另一侧3/4切除术。查体: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垂体CT:直径约12mm腺瘤。根据症状,最不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是()。
A

ACTH明显升高

B

血N-POMC明显升高

C

血β-促脂素明显升高

D

血氢化可的松升高

E

血钾升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此时最需要的检查为

A.肾上腺彩超

B.肾功测定

C.肝功测定

D.垂体MRI

E.ACTH兴奋试验


正确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

下述哪种治疗方案是合适的
A.酮康唑治疗
B.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替代治疗
C.口服溴隐亭治疗
D.立即行垂体放疗
E.肾上腺再次手术

答案:B
解析:

1.MRI检查更为精确,尽可能了解病变部位、大小、性质及其对邻近组织侵犯程度。故答案选D。
2.Nelson综合征为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失去反馈抑制,血ACTH升高,患者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垂体原有瘤增大或出现垂体瘤的一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β-促脂素高,血糖低,血N-pomc高,血ACTH明显升高,血皮质醇显著降低。故本题选D。
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采用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可改善精神和体力活动,改善全身代谢及性功能,防治骨质疏松,但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治疗需因人而异。故本题答案选B。

第3题:

患者,女,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患者皮肤色素逐渐加深,垂体CT见22mm腺瘤。此时最合适的诊断为

A、肾上腺腺瘤

B、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C、垂体巨腺瘤

D、Nelson综合征

E、垂体生长激素瘤


参考答案:D

第4题:

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下述哪种治疗方案是合适的()。

  • A、酮康唑治疗
  • B、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替代治疗
  • C、口服溴隐亭治疗
  • D、立即行垂体放疗
  • E、肾上腺再次手术

正确答案:B

第5题:

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此时最需要的检查为()。

  • A、肾上腺彩超
  • B、肾功测定
  • C、肝功测定
  • D、垂体MRI
  • E、ACTH兴奋试验

正确答案:D

第6题:

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垂体CT见22mm腺瘤
[问题1][单选题]
此时最合适的诊断为

A、库欣病复发
B、垂体ACTH分泌大腺瘤
C、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
D、NElson综合征
E、垂体ACTH分泌微腺瘤

答案:D
解析:
Nelson综合征:双侧肾上腺被全切除后,原已存在的ACTH瘤进行性增大,分泌大量的ACTH和/或MSH,此时除库欣综合征的原有表现外,主要特征是全身皮肤色素沉着进行性加重,及垂体瘤进行性增大产生的压迫症状。

第7题:

患者女,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

此时最需要的检查为
A.肾上腺彩超
B.肾功测定
C.肝功测定
D.垂体MRI
E.ACTH兴奋试验

答案:D
解析:

1.MRI检查更为精确,尽可能了解病变部位、大小、性质及其对邻近组织侵犯程度。故答案选D。
2.Nelson综合征为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失去反馈抑制,血ACTH升高,患者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垂体原有瘤增大或出现垂体瘤的一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β-促脂素高,血糖低,血N-pomc高,血ACTH明显升高,血皮质醇显著降低。故本题选D。
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采用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可改善精神和体力活动,改善全身代谢及性功能,防治骨质疏松,但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治疗需因人而异。故本题答案选B。

第8题:

患者女,28岁,因“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肤色素逐渐加深2年”来诊。2年前检查肾CT: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切除术,另一侧3/4切除术。查体: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垂体CT:直径约12mm腺瘤。此时最合适的诊断为A、库欣病复发

B、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C、垂体ACTH分泌大腺瘤

D、纳尔逊综合征(Nelsonsyndrome)

E、垂体ACTH分泌微腺瘤

根据症状,最不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是A、ACTH明显升高

B、血N-POMC明显升高

C、血β-促脂素明显升高

D、血氢化可的松升高

E、血钾升高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28岁,因“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肤色素逐渐加深2年”来诊。2年前检查肾CT: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切除术,另一侧3/4切除术。查体: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垂体CT:直径约12mm腺瘤。根据症状,最不可能出现的检查结果是()。

  • A、ACTH明显升高
  • B、血N-POMC明显升高
  • C、血β-促脂素明显升高
  • D、血氢化可的松升高
  • E、血钾升高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有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患者皮肤色素逐渐加深,垂体CT见一直径12mm的腺瘤。最合适的诊断为()

  • 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 B、库欣病复发
  • C、垂体ACTH分泌大腺瘤
  • D、Nelson综合征
  • E、垂体ACTH分泌微腺瘤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