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类风湿关节炎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类风湿关节炎常累及四肢小关节,一般为双侧对称性多关节受累,主要X线表现如下。(1)关节周围软组织梭形肿胀。(2)关节间隙早期稍增宽(积液),关节软骨破坏后变窄。(3)关节面骨质侵蚀变模糊,且不规整。(4)关节软骨下骨质吸收、囊变。(5)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可有层状骨膜增生。(6)晚期四肢肌肉萎缩,纤维性关节强直、半脱位或全脱位。

第2题:

气胸的主要X线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1.胸腔内气体将肺压缩,使被压缩肺与胸壁间出现透明的含气区。
2.见不到肺纹理。
3.被压缩肺的边缘呈纤细的线状致密影,呼气时清楚。
4.大量气胸时,肺门出现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膈下降,肋间隙增宽。
5.张力性气胸可发生纵隔疝,健侧肺可有代偿性肺气肿,发生粘连,可见条状粘连影。

第3题:

胃癌的X线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胃肠X线检查为胃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显示黏膜纹,如加压投照力双重对比等方法,尤其是钡剂、空气双重对比方法,对于检出胃壁微小病变很有价值。(1)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在适当加压或双重对比下,隆起型常显示小的充盈缺损,表面多不光整,基部稍宽,附近黏膜增粗、紊乱,可与良性息肉鉴别。浅表型:黏膜平坦,表面可见颗粒状增生或轻微盘状隆起。部分患者可见小片钡剂积聚,或于充盈相对呈微小的突出。病变部位一般蠕动仍存在,但胃壁较正常略僵。凹陷型:可见浅龛影,底部大多毛糙不齐,胃壁可较正常略僵,但蠕动及收缩仍存在。加压或双重对比时,可见凹陷区有钡剂积聚,影较淡,形态不规则,邻近的黏膜纹常呈杵状中断。(2)中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蕈伞型:为突出于胃腔内的充盈缺损,一般较大,轮廓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基底广阔,表面常因溃疡而在充盈缺损中有不规则龛影。充盈缺损周围的胃黏膜纹中断或消失,胃壁稍僵硬。溃疡型:主要表现为龛影,溃疡口不规则,有指压迹征与环堤征,周围皱襞呈结节状增生,有时至环堤处突然中断。混合型者常见以溃疡为主,伴有增生、浸润性改变。浸润型:局限性者表现为黏膜纹异常增粗或消失,局限性胃壁僵硬,胃腔固定狭窄,在同一位置不同时期摄片,胃壁可出现双重阴影,说明正常蠕动的胃壁和僵硬胃壁轮廓相重。广泛浸润型的黏膜皱襞平坦或消失,胃腔明显缩小,整个胃壁僵硬,无蠕动波。

第4题:

先天性膈膨升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是什么?手术指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呼吸系统症状:新生儿期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哭吵时或进食后发生青紫;由于肺活量和肺容量均减少,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复发性肺炎相当多见。胃肠道症状:进食后哭吵引起胃肠道不适,胃因为固定不良可发生胃扭转,严重者可发生胃坏死。X线表现:直立胸腹平片显示膈抬高,常达第2、3肋水平,膈顶呈弓形,其下为胃肠充气阴影。X线透视可以观察膈的反常运动,表示膈的发育不全较重。若出现呼吸窘迫膈有反常运动者应施行急症手术。手术指征:如无反常运动表明膈的发育只是中度或轻度不全,在保守治疗下可能逐步恢复;否则可行手术治疗。

第5题:

简述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分期?


正确答案:I期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阴影,关节端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引软骨的破坏而变得狭窄;关节面出现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第6题:

  1. 强直性脊柱炎X线的典型表现为
  2. 类风湿关节炎X线的典型表现为
  3. 骨关节炎X线的典型表现为

A双手关节骨质破坏为主,伴明显骨质疏松

B关节面硬化、骨赘形成

C关节穿刺液中可见尿酸盐结晶

D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关节边缘硬化

E关节半脱位


  1. D
  2. A
  3. B

第7题: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典型病人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以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最多见,其表现有晨僵、关节痛与压痛、肿胀、畸形。

第8题:

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根据X线表现可分为四期 Ⅰ期: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可见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Ⅱ期:由于软骨破坏出现关节间隙狭窄;Ⅲ期:出现软骨及骨破坏,可见囊性变和骨侵蚀;Ⅳ期:出现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直。

第9题:

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 类风湿关节炎常累及四肢小关节,一般为双侧对称性多关节受累,主要X线表现如下。
(1)关节周围软组织梭形肿胀。
(2)关节间隙早期稍增宽(积液),关节软骨破坏后变窄。
(3)关节面骨质侵蚀变模糊,且不规整。
(4)关节软骨下骨质吸收、囊变。
(5)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可有层状骨膜增生。
(6)晚期四肢肌肉萎缩,纤维性关节强直、半脱位或全脱位。

第10题:

胃类癌的X线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胃类癌是从腺体的嗜银细胞发生的。嗜银细胞又称为Rulschitzky氏细胞,细胞浆内有嗜银分泌颗粒,可分泌组织胺、五羟色按和徐缓素(bradykinin)等激素。据文献统计胃类癌占全部类癌的2~3%,占消化道内类癌的2.8%~4.4%,发生转移者占19~42%。
类癌综合征被认为是由癌细胞分泌的五羟色胺和徐缓素引起,多见于小肠的类癌,发生于胃类癌者较少。早期表现为皮肤潮红,从面部开始,进而波及胸部、腕及足部,为发作性,每次持续7~8分钟。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为间歇性腹泻和反复性腹部绞痛,还可有呕血和便血。心、肺症状为支气管痉挛、哮鸣、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因有心内膜纤维化而出现心脏瓣膜症状和体征,晚期可由于肺动脉瓣和/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而引起右心衰竭。胃肠道的类癌多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此时可出现疼痛、发热、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间歇性肠梗阻等症状。
在X线上,胃类癌呈扁平形或小球形的边缘清楚的充盈缺损,其上的粘膜皱襞可为正常,也可由于隆起而看不出皱襞。发生溃疡时在充盈缺损内可见龛影。此外,胃类癌也可表现为浸润型病变,其表现酷似胃癌。胃类癌多发生在胃体部。据文献55例统计,发生于胃体者为58.2%,幽门前者为18.2%,胃窦部者为12.7%,贲门及胃底者为5.5%。胃类癌的大小多为1~3cm,平均为2cm左右,5cm以上者少见。极少数的胃类癌可为多发。本病原则上是粘膜下的肿瘤,应注意与胃良性肿瘤及癌鉴别,虽然仅靠X线检查进行鉴别时困难的,但有上述X线改变时必须想到类癌的可能性,最后的诊断要依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