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的异同?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的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本篇用石膏的方剂有()

  • A、越婢加术汤
  • B、泽漆汤
  • C、越婢加半夏汤
  • D、射干麻黄汤
  • E、厚朴麻黄汤

正确答案:A,C,E

第2题:

试述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 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均治热实结胸证。不同之处:
①从药物组成上看,针对里热,大陷胸汤用大黄且用量大,小陷胸汤用黄连且用量小,泻热之力有强弱之异。
②针对痰水,大陷胸汤用甘遂以逐水,小陷胸汤用半夏以涤痰,逐邪之力有轻重之分。
③针对邪结,大陷胸汤用芒硝以破结,小陷胸汤用瓜蒌实以开结,二者又有缓急之别。大陷胸汤为峻逐攻下之剂,小陷胸汤为化痰涤痰之方。

第3题:

试述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 二方证均由水饮为患,均以咳喘为主症,均以寒饮夹热为主要病机。不同之处在于:
①病机不同。厚朴麻黄汤证为寒饮夹热迫肺,病位近表偏上;泽漆汤证为水饮内结生热,病位偏里。
②主症不同。厚朴麻黄汤证见咳喘,胸满,烦躁,不能平卧,口渴,脉浮数;泽漆汤证见咳喘,胸中引胁痛,小便不利,脘痞,身肿,脉沉细。
③治法不同。厚朴麻黄汤证治宜宣降散饮除热,止咳平喘;泽漆汤治宜逐水通阳,止咳平喘。

第4题: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与厚朴麻黄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二方均治寒饮郁热证,两方均用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麻黄,石膏;均能宣肺化饮,兼清郁热;主症均表现有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饮郁化热,热势较轻,脉浮仍紧。厚朴麻黄汤证为寒饮郁热,热郁较重,邪盛于上而近于表,故以小青龙汤减桂枝之辛温及芍药、甘草之甘缓,加厚朴、杏仁以降气消满,小麦安中养心。全方共奏散饮除热,止咳平喘之效。

第5题: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麻杏甘石汤证病变重心在邪热壅肺,故其辨证要点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病机为邪热壅肺。治法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内容见前。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
其鉴别要点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

第6题:

下列除何证外均有喘的表现()

  • A、麻黄汤证
  • B、葛根汤证
  • C、麻杏石甘汤证
  • D、葛根芩连汤证
  • E、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正确答案:B

第7题:

试述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两证均以四逆为主症,故两证所用主治之方均以“四逆”名之。但两者的病机却不同。四逆散证之四逆乃阳郁气滞不达四肢所致,故称为“气郁致厥”。其证即无阳虚阴盛之虚寒证,又无阳热内郁之热证,且四逆程度较轻,治以舒畅气机,透达郁阳之法。四逆汤证之四逆乃阳衰阴盛、四肢失煦使然,且四逆程度较重,故称“寒厥”,多伴有下利清谷,欲吐不吐,恶寒蜷卧,脉沉微等症,治当回阳救逆

第8题:

治疗肺胀的主方为()

  • A、厚朴麻黄汤
  • B、射干麻黄汤
  • C、泽漆汤
  • D、小青龙加石膏汤
  • E、越婢加半夏汤

正确答案:D,E

第9题:

试述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真武汤主治太阳误汗致少阳里虚,阳虚水冷证,以发热、头眩、身目闰动,心下悸、振振欲擗地为主症,方中有炮附子辛热壮肾阳,白术燥湿健脾,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芍药活血脉,利小便。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寒湿背恶寒,辨证要点是口中和,主症背恶寒。方中炮附子温经回阳,去湿止痛,配人参温补元阳,扶正祛邪,配白术温补脾阳,化湿止痛,佐茯苓健脾利湿,佐芍药通络止痛,共奏补阳化湿,温经止痛之功。

第10题:

试述大黄甘草汤与大半夏汤在证治方面的异同。


正确答案:二者都有食谷不下的症状,大黄甘草汤证的病机为胃肠实热壅滞,腑气不通,胃气上逆;症状为虽能食,但食已即吐;治法为通腑泻热去实;方用大黄通腑泻实,甘草和胃。大半夏汤证的病机为脾胃虚寒,不能腐熟食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为主症,严重者可见心下痞硬,大便燥结如羊屎状;治法为和胃降逆,补虚润燥;方用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白蜜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