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22岁。上吐下泻1天,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

题目
问答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22岁。上吐下泻1天,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而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50岁。常感脘腹痞闷,食少而难消,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正确答案: 辨证:患者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脉虚弱为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不足所致;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是食滞气机,生湿化热所致。
辨证:脾虚食积证。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处方:健脾丸。白术15g、茯苓12g、人参10g、木香、黄连、甘草各6g、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各9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自术、茯苓、人参、甘草健脾祛湿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化滞;陈皮、砂仁、木香行气化湿,开胃醒脾助运;肉豆蔻、山药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以解食积所化之热。全方补气健脾与消食行气同用,消补兼施,但补重于消。

第2题:

患者,男,63岁。两年来常感左侧胸部疼痛,胸闷,反复发作。近月来,发作频繁,夜寐多梦,唇黯,两目黯黑,舌有瘀斑,脉涩。分析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正确答案: 辨证:瘀血阻胸,气机郁滞。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4.5g赤芍6g牛膝9g桔梗4.5g柴胡3g枳壳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而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第3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55岁。患风湿性关节炎10年余,近日来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正确答案: 辨证: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处方:独活寄生汤。独活9g、细辛6g、防风6g、秦艽6g、桂心6g、桑寄生6g、杜仲6g、牛膝6g、当归6g、川芎6g、生地6g、白芍6g、人参6g、茯苓6g、甘草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第4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32岁。腹泻三年,大便3――5次/日,胃纳不佳,常觉胸脘痞闷,腹胀,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正确答案: 辨证:脾虚湿盛气滞。
治法:补益脾胃,渗湿止泻,兼理气。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陈皮、木香。莲子肉6g、薏苡仁20g、缩砂仁10g、桔梗6g、白扁豆10g、白茯苓12g、党参15g、甘草5g、陈皮10g、木香10g、白术15g、山药20g;水煎服,日三次
方义分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加陈皮、木香增强行气除湿之功。

第5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48岁。昨日起病,恶寒发热,微汗,头痛项强,鼻塞流清涕,时呕吐,舌苔薄白,脉浮缓。


正确答案: 辨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加半夏、葛根。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9g、半夏6g、葛根15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白芍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和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加半夏和胃止呕,加葛根解肌舒筋;炙甘草调和药性。

第6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32岁。于八月中旬前来就诊,肢体倦怠,胸闷不饥2天,头痛恶寒,午后身热,苔自,脉弦细而濡。


正确答案: 辨证: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
治法: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处方:三仁汤。杏仁15g、白蔻仁6g、薏苡仁18g、滑石18g、通草6g、竹叶6g、半夏15g、厚朴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以三仁宣畅三焦气机,气化则湿亦化;滑石、通草、竹叶清热利湿;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诸药合用,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证自除。

第7题:

患者,女,30岁。近来因情志不遂,忧思过度而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分析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正确答案: 辨证:六郁证。
治法:行气解郁。
处方:越鞠丸。香附10g川芎6g苍术10g栀子10g神曲10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以香附为君,入肝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行血中之气,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助行气解郁之力;栀子苦寒清热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使湿去痰消以消痰湿之郁;神曲消食导滞治食郁。全方用药,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第8题:

患者,男,16岁。因外出郊游回家后遂发热头痛,5天来高热持续不退,烦躁不安,昨日并见手足抽搐,大便已3日未解,舌绛而干,脉弦而数。分析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正确答案: 辨证: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兼热结阳明。
治法:凉肝熄风,增液舒筋,兼泻下热结。
处方:羚角钩藤汤加味。羚羊角4.5g(先煎)、钩藤9g、桑叶6g、菊花9g、川贝母12g、生地黄15g、生白芍9g、淡竹茹15g、茯神木9g、大黄6g、甘草3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以羚羊角凉肝熄风;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共为君药。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生地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二药合甘草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加强熄风止痉之功;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大黄泻热通便,并导热下行,以上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肝熄风、增液舒筋、泻下热结之功。

第9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63岁。2年来常感左侧胸部疼痛,胸闷,反复发作。近月来,发作频繁,夜寐多梦,唇黯,两目黯黑,舌有瘀斑,脉涩。


正确答案: 辨证:瘀血阻胸,气机郁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4.5g、赤芍6g、牛膝9g桔梗4.5g、柴胡3g、枳壳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而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佐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第10题:

患者,男,55岁。阴囊偏坠肿痛,痛引腰部,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分析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


正确答案: 辨证:肝肾不足,寒滞肝脉。
治法: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处方:暖肝煎。当归6g茴香6g乌药6g茯苓6g枸杞9g肉桂3g沉香3g生姜3片;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肉桂、小茴香温肾暖肝,理气止痛为君药;当归、枸杞补肝肾之虚,乌药、沉香散寒行气助止痛之力,共为臣药;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散寒和胃,皆为佐药。诸药配伍,补养、散寒、行气并用,以治虚寒气滞之疝气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