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嗜酸细胞腺瘤大体、镜下结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肾嗜酸细胞腺瘤大体、镜下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大体:体积可很大,切面呈红褐或褐色,中央有星状瘢痕。
镜下:(1)巢状、腺泡状和腺管状排列。(2)胞浆内大量嗜酸性颗粒。(3)无乳头状结构、透明细胞和坏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肾母细胞瘤病的大体与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大体:呈弥漫生长,并占据肾被膜下的全部肾组织,无明确包块。
镜下:(1)可见成束排列的肾源性上皮细胞,但无间变;(2)间质较少,缺乏软骨、横纹肌和原始间胚叶组织。

第2题:

肾嗜酸细胞腺瘤大体、镜下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大体:体积可很大,切面呈红褐或褐色,中央有星状瘢痕。
镜下:(1)巢状、腺泡状和腺管状排列。(2)胞浆内大量嗜酸性颗粒。(3)无乳头状结构、透明细胞和坏死。

第3题:

肾原发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

A、肾尿路上皮肿瘤

B、肾细胞瘤

C、类癌

D、肾母细胞癌

E、嗜酸细胞腺瘤


参考答案:B

第4题:

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大体、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正确答案:大体:孤立性,包膜完整,体积较小,很少超过5厘米,切面金黄色。
镜下:可包括束状带和球状带的形态,偶见奇异核,但分裂相罕见。
免疫组织化学:低分子量角蛋白阳性,波形蛋白阴性,EMA阴性。

第5题:

附睾腺瘤样瘤大体、镜下、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需要鉴别的疾病?


正确答案:腺瘤样瘤是最常见的附睾肿瘤。
大体:体积小(2CM),实性、质硬、灰白结节。
镜下:
(1)病变没包膜。
(2)增生的细胞从立方到扁平形成具有上皮样表现的实性条索,间有类似于血管结构的扩张的腔隙。
免疫组织化学:
CK(+),EMA(+),第8因子阴性。
鉴别诊断:
上皮样(组织细胞样)血管瘤:可发生在这一部位并且有相似的形态学改变。

第6题:

肾嗜酸细胞腺瘤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正确答案:鉴别诊断:颗粒型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

第7题:

关于间质性肾炎的光镜下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肾间质水肿
  • B、弥漫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 C、散在嗜酸粒细胞浸润
  • D、肾小囊可见大新月体
  • E、肾小球及肾血管正常

正确答案:D

第8题:

典型精原细胞瘤的大体、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典型型占精原细胞瘤的93%。
大体:表现特殊,中等大小,实性,均匀一致,淡黄色,境界清楚的坏死带,通常无囊性变和出血,如果出现,应疑及非精原细胞瘤存在的可能。
镜下:
(1)成巢,外边有纤维带。
(2)瘤细胞境界清,胞浆透明。核仁具有特征性表现:嗜双色性染色,明显的多样性,形状变长及不规则的轮廓。
(3)纤维带中淋巴和浆细胞浸润,也可出现含有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的肉芽肿反应。

第9题:

肾皮质腺瘤的大体、镜下特点?


正确答案:大体:位于肾皮质,体积小,多数直径1-3mm,最大不超过3cm。
镜下:(1)肾小管上皮组成,分为管状、乳头状和腺泡状腺瘤。
(2)管状腺瘤由透明细胞、乳头状腺瘤由小的嗜碱性细胞、腺泡状腺瘤由嗜酸性细胞构成。

第10题:

肾颗粒-透明细胞癌的大体、镜下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正确答案:大体:金黄色,常见出现出血、坏死和囊性变,使之呈多采状,是肾细胞癌的一大特点。
镜下:(1)透明和颗粒细胞,呈团索排列为主、也可呈管状、乳头及囊状排列。(2)癌巢之间有富于血管的间质。
免疫组化:Vim(+)和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