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7岁,发热5天入院,白细胞180×10g/L,分类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98%,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该患者V

题目
问答题
患者男17岁,发热5天入院,白细胞180×10g/L,分类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98%,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该患者VDLP方案化疗,于化疗后5天发现尿少,浮肿,请问:患者最可能是哪一医疗诊断?出现外周静脉炎,其引起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是

A.男性,12岁。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白细胞20×109/L,外周血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原始淋巴细胞>30%

B.男性,25岁。面色苍白,乏力1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见原始粒细胞,骨髓原始粒细胞>30%

C.女性,50岁。近半年自觉乏力,不适,查体脾肿大,白细胞30×109/L,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60%

D.儿童,男性。发热及右颈淋巴结肿大20d,查血白细胞正常,骨髓分类可见幼稚细胞,骨髓中成熟淋巴细胞占70%

E.女性,48岁。自觉饭后左上腹饱胀已半年,查体脾轻度增大,白细胞35×109/L,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骨髓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分叶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很少


正确答案:B

第2题:

罗女士,30岁。3天来发热、咳嗽,极度乏力,全身皮肤广泛点片状出血,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5×10/L,分类80%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中见大量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病人化疗后出现手足麻木感,最可能是哪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A.阿霉素
B.泼尼松
C.柔红霉素
D.三尖杉碱
E.长春新碱

答案:E
解析:

第3题:

患者,男,32岁。腹胀,全身疫痛半个月。检查:脾肋缘下6cm,白细胞计数160.0×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少许。其诊断是

A.脾功能亢进

B.门脉性肝硬化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C

第4题:

患儿,8岁,发热、脾肋下5cm,白细胞26*109/L,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6,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1,晚幼粒细胞0.14,分叶核粒细胞0.08,嗜碱性粒细胞0.06,嗜酸性粒细胞0.02,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E
解析:
考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特征。解析:患者发热、巨脾,白细胞26*109/L,说明患者可能有感染、髓外造血,再根据细胞分类,可初步判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5题:

罗女士,30岁。3天来发热、咳嗽,极度乏力,全身皮肤广泛点片状出血,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5×10/L,分类80%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中见大量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为预防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应鞘内注射哪种药物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蝶呤
D.长春新碱
E.全反式维甲酸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罗女士,30岁。3天来发热、咳嗽,极度乏力,全身皮肤广泛点片状出血,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5×10/L,分类80%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中见大量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病人在化疗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
A.疗程不够
B.免疫功能下降
C.化疗药物剂量不够
D.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E.多数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答案:E
解析:

第7题:

罗女士,30岁。3天来发热、咳嗽,极度乏力,全身皮肤广泛点片状出血,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5×10/L,分类80%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中见大量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提示
A.脑栓塞
B.眼底出血
C.颅内出血
D.上消化道出血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下列哪项对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

A、白细胞增高,见大量淋巴细胞

B、白细胞增高,见大量变态淋巴细胞

C、白细胞正常,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D、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E、白细胞增高,见较多原始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E

第9题:

女性,21岁,高热1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阳性,浅表淋巴结及肝、脾不大,白细胞3.0X109/L,Hb20g/L,血小板5X109/L,骨髓原始细胞增多,以胞浆内有粗大颗粒的幼稚细胞占多数,亦见Auer小体。
该患者诊断为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17岁,发热5天入院,白细胞180×10g/L,分类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98%,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该患者VDLP方案化疗,于化疗后5天发现尿少,浮肿,请问:患者最可能是哪一医疗诊断?出现外周静脉炎,其引起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 医疗诊断: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高尿酸血症肾病
原因:高渗溶液对血管损伤,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PH是引起主要因素,PH﹤5或PH﹥9,外周静脉会发生严重静脉炎。
药物滴注速度:药物滴注速度快、慢对静脉的影响与血管的大小、血流成反比
预防:
1)充分的血液稀释:输注高渗溶液时应选择最大的和最合适的静脉,应首先考虑中心静脉输液;输注高渗溶液后应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
2)合理稀释酸碱溶液:稀释静脉输注药物加大溶液稀释量,以减少进一步刺激的危险。
3)减慢输液速度:静脉输液流速与刺激静脉有关,但延长静脉输液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危险。
4)合理选择输液工具: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对预防化学性静脉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静脉通路需要管理,早期不管理,会直接导致后期通路困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