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选举法,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与原则作了具体的规定。

题目
单选题
()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选举法,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与原则作了具体的规定。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6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B
B选项8错误。我国只有在《选举法》第三次修改时调整了全国和省、自治区两极人大代表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第2题: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代表的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最多不超过()。

A.2500名

B.3000名

C.3500名

D.5000名


参考答案:B

第3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 )人。

A.三千

B.两千


参考答案:A

第4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B.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工作
C.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分配
D.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

答案:C
解析:
根据《选举法》第8条的相关规定,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故A、B、D三项正确。该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具体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故C项错误。因此,本题选C。

第5题:

我国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出的代表是( )

A. 全国人大代表

B. 省人大代表

C. 直辖市人大代表

D. 县人大代表


参考答案:D

第6题:

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多少人?( )

A.5000

B.3000

C.2500

D.1500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3000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各选举单位代表名额比例的分配。

第7题:

属于第二部选举法对第一部选举法进行修改的是()

A、不再具体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名额数

B、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C、将条文中的“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

D、取消预选,规定了差额选举的比例

E、将乡、镇选举委员会受县(区)级选举委员会领导改为受县(区)级人大常委会领导


参考答案:AB

第8题:

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 )人。

A.2000

B.3000

C.3500

D.3800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不超过3000人。

第9题:

选举制度主要包括选举原则、组织与程序等,通常由______规定。( )

A.宪法和选举法

B.选举法院

C.议会制度

D.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五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2010年选举法修订,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第4条。但是我国在实行平等选举原则的同时,也曾包容复数选权的存在,这是与我国国情密不可分的。从历史来看,中国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有个发展的过程。在我国选举法颁布以来的五次修订中,只有1982年《选举法》、1995年《选举法》、2010年《选举法》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作出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