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法学思想对清末立法活动的影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西方法学思想对清末立法活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效仿德日采取君主立宪制。
②人道主义精神:清末立法修律中,废除了一些残酷刑罚手段,如凌迟、枭首等;对于青少年犯罪采用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手段等。
③罪刑法定理念:清末修律中,删除了自秦以来的比附原则,体现了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
④自由刑的理念:仿效西方的刑法体系,并首次使用“缓刑”、“假释”等制度,体现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理念。
⑤《大清民律草案》引进了西方平等、公平的民法理念,促进中国民事思想的转变。
⑥西方权力分立,保护私权等重要思想也对清末立法活动产生了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B.沈家本参与起草了《钦定大清商律》C.日本法学家参与了清末的商事立法活动D.《大清商律草案》分为总则、公司律、破产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


正确答案:AC

沈家本作为清末修律的主持者,主持制定了刑律、民律、诉讼律、组织法等各方面的部门法,但在商事法律的修订方面,除了商定《破产律》外,并未参与其他商事法律的修订。故B项错误。《大清商律草案》分为总则、商行为、公司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但不包括破产方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第2题:

清末民初,与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相比,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多表现在()的建立和具体的实施上。
制度

第3题:

简述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有关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主要论述。


参考答案:

沈家本论述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内容甚多,而且还夹杂着儒家的德主刑辅思想。主要表现在:
(1)论法的性质和作用。沈家本认为,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衡量天下万物的一种客观标准。但他在阐释法律的性质和意义时,又把它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揉和在一起。在沈家本来看,法律的作用在于治民和治国。
(2)法随时变,“会通中外”。沈家本认为,法律应该随着古今形势的不同而为之损益,不能简单袭用。
(3)法须统一、平等:沈家本针对清末制定新律之后,旧律并末废除,新旧参差,轻重互异,提出断罪之律必须统一的主张。此外,他还主张打破良贱界限,废除买卖奴婢的制度。
(4)教化为先,以刑辅之:沈家本继承了儒家的法律与教育相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并结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阐明了法律乃道德教化之辅的思想。


第4题:

清末民初,与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相比,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


正确答案:思想

第5题:

西方法学思想对清末立法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①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效仿德日采取君主立宪制。
②人道主义精神:清末立法修律中,废除了一些残酷刑罚手段,如凌迟、枭首等;对于青少年犯罪采用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手段等。
③罪刑法定理念:清末修律中,删除了自秦以来的比附原则,体现了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
④自由刑的理念:仿效西方的刑法体系,并首次使用缓刑、假释等制度,体现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理念。
⑤《大清民律草案》引进了西方平等、公平的民法理念,促进中国民事思想的转变。
⑥西方权力分立,保护私权等重要思想也对清末立法活动产生了重要作用。

第6题:

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B.沈家本参与起草了《钦定大清商律》
C.日本法学家参与了清来的商事立法活动
D.《大清商律草案》由总则、公司律、破产律、票据律和海船律五编组成


答案:A,C
解析:
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南京临时政府因存在的时间短,故谈不上民事立法体例的问题。《大清商律草案》由总则、商行为、公司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组成。

第7题:

简述清末立法的实质。


正确答案:清末立法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的特点,体现着深刻的半殖民地本封建性质。

第8题:

简述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

1.首次提出了“权利”概念。含义:法律、正义、义务。是个人私利概念的第一个正式表达。中世纪罗马法:将权利概念从私法领域引入到公法领域。近代:从权利发展出人权概念。
2.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为万民法确立了法学基础。
3.罗马法学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古希腊的公民通过参与城邦政治活动获得人格完善,侧重于政治事务的参与;而罗马的公民在争取政治权力的同时,获得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人身保护;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尊重。


第9题: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都引进了哪些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清末学前教育的引入。一是引进日本的学前教育。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确定了教育要向日本学习的政策。20世纪初便掀起了一个留学日本和官员对日本考察的高潮。二是传教士输入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蒙养院建立以前,西方传教士早已在中国首创了幼稚园,并且把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了中国有识之士的重视。清末民初,日本学前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多表现在制度的建立和具体的实施上;西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它以“潜在”的形式早于日本,客观地存在并发展。
(2)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五四运动以后,在我国幼教战线的实践改革中,吸取了福禄倍尔幼儿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福禄倍尔注重自然、尊重儿童自由等思想,已有不少教育家能够在理论上予以分析评判。
(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在我国最奥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于1913年在《教育杂志》发表《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同年又发表《蒙台梭利新教育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法取得的成就等。
(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中国兴起和广泛传播,是1919年杜威来华以后形成的。杜威的教育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等。其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第10题:

清末大规模变法修律活动的历史意义包括()。

  • A、清末变法修律直接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
  • B、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C、清末变法修律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引进和传播
  • D、清末变法修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法律编撰体例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