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游戏,从形式上来讲表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从形式上来讲表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①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②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④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的方法逐渐发展;

第2题: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独自游戏阶段。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阶段中游戏的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在平行游戏时,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或游戏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3)联合游戏阶段。幼儿到大约4岁以后,他能够留意身边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更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相互交谈。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然以幼儿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第3题:

学前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很多,这是由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游戏本身的特点两方面决定的。()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戏的价值体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游戏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游戏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所需要;
另一方面,游戏实现着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作用。

第5题:

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


正确答案:运动环境

第6题: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是:()。

A、开拓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

B、强调游戏对于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价值

C、引发一系列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

D、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生理发展的价值

E、引领学前教育实践走向游戏与认知发展的融合


正确答案:A,B,C,E

第7题:

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儿童在游戏中不断获得并且检验自我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儿童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应对挫折和宣泄压力的正确方法,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3)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学会协调并且整合自我感情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由成人直接控制。
  (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幼儿在游戏中,往往更关注游戏的过程,而不是游戏的结果。
  (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幼儿在游戏中总是成功的体验强于失败的体验,总是处于愉悦的情绪体验之中。游戏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给幼儿带来快乐。
  (4)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与真实的生命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不是真的。幼儿对游戏的假想表现在:①对游戏角色的假想;②对游戏材料的假想;③对游戏情景的假想。

第9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从形式上来讲表现出哪些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动作的渐次连贯
2.游戏语言的发展
3.持续时间的推延
4.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第10题:

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2.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结构层次的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3.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