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题目
填空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包括代电;月;时

第2题:

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


正确答案: 民国时期改采“电码代日”制度。其发展阶段:
(1)。加用电码代日,与韵目代日相辅而行。
(2)。取消韵目,用电码替代。电码代日的困难,在于数位差异。民国时期的电报,用讯号长短缓促,分别表示0--9十个阿拉伯数字。再依电码本,以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因此,电报必须以四位数为一组。而日期只需利用二位数。为避免表示电文的各组数字窜位,就须增加二位数,与日数凑为一组电码。如就编码角度分析,公文常用字仅四五千个。而四位数的排列码,从0000~9999,多达一万组。用于电报编码绰有余裕。“代日电码”中,起凑合作用的两位数,应依照规定,固定位于一组电码中的前两位或后两位。其实质,意味着占用一百个排列码,这并不足以构成对可供汉字编码的排列组总数的影响。电码代日虽称便易,但因各机关所选择的用作凑合之两位数字及其所处位置并不划一,易造成收文机关不明所以。1942年10月12日,《国民党中央秘书处关于改用电码代替韵目日期的电》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用韵目,改用电码”,“自9901~9931以为代替”。也就是说:前面两位数99为凑合数字,后面两位数,由01到31,分别表示不同日期。“电码代日”制度的推行,标志着“韵目代日”制度逐渐废止。

第3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

A干支代日制度

B电码代日制度

C公历纪年制度

D农历纪年制度


B

第4题:

民国时期地支在电文中配合韵目运用的规律是:地支在韵目之后,代()。

  • A、时辰
  • B、日期
  • C、月份
  • D、年份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上半月多采用韵目为()。

  • A、上平声
  • B、下平声
  • C、上声
  • D、去声
  • E、入声

正确答案:A,B

第6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

A代年制度

B代季制度

C代月制度

D代日制度

E代时制度


C,E

第7题:

韵目代日


正确答案:按照声调分别排定的韵目序号,在电报中用韵目代表日期的方法。

第8题:

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鱼”、“麻”、“语”、“御”、“月”五个韵目都代表()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B

第9题:

“已于灰午汶电部”一语,()为韵目代日,()为地支纪时。


正确答案:灰;午

第10题:

在民国时期的文种,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纪)。月、代(纪)。时制度的是()。

  • A、签报
  • B、电报
  • C、代电
  • D、报告
  • E、交片

正确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