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题目
问答题
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

A.德育、智育、体育
B.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
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 分的记忆。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智、 体、美、劳教育。

第2题:

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

A.原始分数
B.导出分数
C.常模分数
D.掌握分数

答案:A
解析:
原始分数是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得到的;导出分数、常模分数、掌握分数均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

第3题:

下面关于德、智、体、美育的叙述哪面是正确的( )

A、 德育是智育的基础

B、 智育为德育指明方向

C、 美的观点,情趣属于德育范畴

D、 美的理解,创造与德育密切相关

E、 智育可为其他提供物质前提


正确答案:C

第4题:

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


正确答案:等第分数

第5题: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遵循()的顺序进行。

A德育、智育、体育

B体育、德育、智育

C智育、德育、体育

D体育、智育、德育


B

第6题: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作用论,对“四育”排序 正确的是( )

A.智育、德育、美育、体育
B.德育、智育、美育、体育
C.美育、德育、体育、智育
D.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教育作用 论的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是人的灵魂 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训 育和教育。他认为身体、理智和情感三部分应 有一个发展顺序,他认为,身体、情感的发展为 理智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 面,其次是德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的 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

第7题:

简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
①联系: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属于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是一种相互推动的辨证关系;
②区别:智育是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的求真能力为目的;德育是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培养人的求善意志为指归;体育是以强化人的体能,培养人的健壮体魄为宗旨;而美育是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第8题: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夸美纽斯主要论述了胎教,德育,智育,美育四个方面。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简要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正确答案: (1)当某—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甚至可以只有两级。
(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
(3)如果—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

第10题:

德育是通过()、()、()等三个方面来促进智育、体育美育的。


正确答案: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