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从正面角度看,所谓主体性原则指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和需要。活动能否吸引学生是活动课程成败的关键。当然,道德教育应当考虑兴趣,也应当考虑教育本身所应有的价值引导的特点。从反面的角度看,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
②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活动课程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注意德育活动的局限,扬长避短,就是要努力使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形成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应当在活动中鼓励将学科德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判断、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体悟活动中蕴藏的德育意义。德育的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一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学科课程相结合。
③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在考虑德育活动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时,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做到保持相对净化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必要张力。而两者的统一,则需通过较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在学校中实现。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活动课程开展本身需要社会有形或制度上的支持。换言之,学校必须尽量拆除有形和无形的“围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调节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凶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第2题:

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叫()。

A.德育影响
B.德育方法
C.德育原则
D.德育模式

答案:D
解析: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第3题:

什么是地方课程,论述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


参考答案:①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②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
  通过让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家乡情感,并由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
  ③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发
  立足于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文化的研究。要对各类德育内容(心理、青春期、安全教育等)进行通整。要避免走学科课程的路子,防止出现过分追求课程逻辑性的倾向。
  ④地方德育课程的实施
  注意以实践为主,让学生走出课堂。注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通过讨论、对话、辩论等形式,让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

第4题:

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从正面角度看,所谓主体性原则指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和需要。活动能否吸引学生是活动课程成败的关键。当然,道德教育应当考虑兴趣,也应当考虑教育本身所应有的价值引导的特点。从反面的角度看,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
②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活动课程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注意德育活动的局限,扬长避短,就是要努力使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形成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应当在活动中鼓励将学科德育课程中所学习的判断、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于道德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体悟活动中蕴藏的德育意义。德育的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一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学科课程相结合。
③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在考虑德育活动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时,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做到保持相对净化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必要张力。而两者的统一,则需通过较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在学校中实现。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活动课程开展本身需要社会有形或制度上的支持。换言之,学校必须尽量拆除有形和无形的“围墙”。

第5题:

德育活动课程
德育活动课程就是指作为与学科课程相并列、互补、相互渗透的一种以“活动”为重要内容的课程形式。德育活动课程有:晨(夕)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活动课程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课程形式。

第6题: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施德育一般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可以采用哪些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品德评价法 3.情感陶冶法 4.实践锻炼法

第7题:

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第8题:

德育课程的类型包括两种: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发挥()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 A、德育课程
  • B、团队活动
  • C、主题活动
  • D、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

  • A、体育课程
  • B、美育课程
  • C、实践活动课程
  • D、艺术课程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