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

题目
单选题
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
A

讲读教学方法

B

讲解教学方法

C

讲演教学方法

D

谈话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


正确答案:×
以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学的原则,不能以读、写、算来压制儿童的正常发展。

第2题:

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A.讲读教学方法

B.谈话教学方法

C.讲解教学方法

D.讲演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A

第3题:

()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A、谈话

B、讲读

C、文献

D、练习


参考答案:B

第4题:

阅读《行路难》的课例评析,回答问题。

本课是《行路难》设计的朗读课型。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层层朗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但朗读在课堂中体现得不到位。首先,从形式上讲,这节课采用了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师生配合读几种形式,但教学设计中的分角色读、轮读在课堂上未体现。其次,从时间上说,学生自由读2分钟,范读1分钟10秒,展示读1分钟,齐读2分30秒,配合读31秒,合计7分11秒,对一节朗读课讲,在90分钟的课上占的比例太小。再次,从参与人数来说,除了两个自由读,三个齐读,70名学生只有6名学生朗读,课堂参与度不够。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致的
B.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C.多样的朗读形式意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D.有限的课堂时问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阅读教学设计的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考生需结合选项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来对选项进行分析。

A项:从课例评析可以看出,朗读在课堂中体现的不到位,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生成并不一致。A项理解错误。与选项不符,排除。

B项:从课例评析可以看出,朗读的形式、时间、参与人数都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B项理解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阅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层层阅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C项理解正确。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从课例评析中并不能看出“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D项分析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5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获得听、说、读、写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参考答案:语文基本功训练

第6题: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正确答案:B

第7题:

练习法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且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有关教师资格考试:.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

2.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

D.独立练习


B.有组织的练习

第9题:

阅读《行路难》的课例评析,按要求回答问题。
本课是《行路难》设计的朗读课型,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层层朗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但朗读在课堂中体现的不到位。首先,从形式上讲,这节课采用了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师生配合读几种形式,但教学设计中的分角色读、轮读在课堂上未体现。其次,从时间上说,学生自由读2分钟,范读1分钟10秒,展示读1分钟,齐读2分30秒,配合读31秒,合计7分11秒,对一节朗读课讲,在90分钟的课上占的比例太小。再次,从参与人数来说,除了两个自由读、三次齐读,70名学生只有6名学生朗读.课堂参与度不够。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致的
B、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C、多样的朗渎形式意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D、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从《行路难》的课例评析来看,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不一致,如分角色读、轮读未体现,所以A选项错误。朗读的形式、时间和参与度都与预设有一定的差距,可见教学目标达成有困难,所以B选项错误。D选项中“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理解有误。故选择C选项。

第10题: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过程是()。

  • A、识字—读文—讲文—作文
  • B、识字—读文—作文—讲文
  • C、读文—识字—讲文—作文
  • D、读文—识字—作文—讲文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