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崩塌防治原则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危岩崩塌防治原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工程场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B.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岩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3. 5条,各类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②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③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2题:

关于崩塌形成的条件,下列哪个是不对的()
A.高陡斜坡易形成崩塌
B.软岩强度低,易风化,最易形成崩塌
C.岩石不利结构面倾向临空面时,易沿结构面形成崩塌
D.昼夜温差变化大,危岩易产生崩塌


答案:B
解析:
.该题属于理解题。此题可按照《岩土工程规范》5.3.3或《工程地质学》崩塌形成 的基本条件理解,地形条件要陡,岩性要坚硬或软硬互层,存在不利结构面、温差、暴雨、 地震、边坡开挖等容易发生崩塌。

第3题:

()是危岩失稳的主要模式。

A.地震

B.滑坡

C.崩塌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崩塌形成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陡斜坡易形成崩塌
  • B、岩石不利结构面倾向临空面时,易沿结构面形成崩塌
  • C、暴雨或昼夜温差变化,危岩易产生崩塌
  • D、软岩强度低,危岩易形成崩塌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防治岩体崩塌的主要措施有()。

  • A、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落石
  • B、修建支挡墙、挡石墙
  • C、采空矿区回填
  • D、排水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B.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较小的可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在有经验地区,对不稳定危岩可不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5. 3. 5条,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规模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7题:

关于崩塌形成条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A.陡峻山坡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B.软质岩覆盖的在硬质岩之上的陡峻边坡最易发生崩塌
C.硬质岩软质岩均可形成崩塌
D.水流冲刷往往也是形成崩塌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崩塌对人和自然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影响,崩塌的防治包括( )

A.清除坡面危石
B.危岩支顶
C.调整水流
D.禁止人类一切活动
E.封山造林

答案:A,B,C
解析:
崩塌的防治:
①清除坡面危石。
②坡面加固。如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等以防止软弱岩层进一步风化;灌浆、勾缝、镶嵌、锚栓以恢复和增强岩体的完整性。
③危岩支顶。如用石砌或用混凝土做支垛、护壁、支柱、支墩、支墙等,以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④拦截防御。如修筑落石平台、落石网、落石槽、拦石堤、拦石墙等。
⑤调整水流。如修筑截水沟、堵塞裂隙、封底加固附近的灌溉引水、排水沟渠等,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而恶化斜坡的稳定性。

第9题:

在崩塌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踏勘阶段崩塌勘察应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大型危岩的类型、规模和成因
  • B、踏勘时宜绘制1:50000~1:200000的地质图,并应标明崩塌体界线、裂隙位置、地下水露头等
  • C、宜结合工程需要对崩塌进行勘探与测试,必要时进行变形观测
  • D、在定测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崩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高陡斜坡产生了拉裂.松动变形并随时可能发生破坏,向坡下运动的岩体,我们称为()

  • A、崩塌
  • B、落石
  • C、危岩
  • D、坍塌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