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热处理后性能有何影响?

题目
问答题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热处理后性能有何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变形温度的升高,则()。

  • A、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减小
  • B、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增大
  • C、不影响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正确答案:B

第2题:

残留奥氏体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残留奥氏体是不稳定的组织,工件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组织转变,引起尺寸变化,所以量具及精度高的零件,要求残留奥氏体数量愈少愈好。如马氏体中有一部分奥氏体时,由于比容小,塑性好,可以减少零件的变形和开裂。

第3题:

合金元素对钢加热转变的影响一是改变奥氏体的形成速度,二是影响()。

A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B马氏体晶粒长大

C马氏体转变

D奥氏体分解


A

第4题:

试说明淬火钢中出现残余奥氏体的原因是什么,对其性能有何影响,采用什么工艺能将之消除。


正确答案: 淬火钢中出现残余奥氏体的原因是:马氏体转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s-Mf),连续冷却的任何停顿和减慢,都增大奥氏体的稳定性和残余奥氏体的量;另外马氏体形成时体积膨胀,对未转变的奥氏体构成大的压应力,也使马氏体转变不能进行到底,而总要保留一部分不能转变的(残余)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存在马氏体之间可改善钢的韧性。
采用回火工艺能将之消除。

第5题: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对钢热处理后的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冷却后钢的性能有明显影响,细小奥氏体冷却后组织的晶民细小则力学性能较好,尤其冲击韧性好。

第6题: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会影响到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钢中氮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1)钢中氮含量高会增加钢的时效敏感性;
(2)钢中氮含量高可导致“蓝脆”,即在250~450℃时钢的强度升高,冲击韧性降低;
(3)钢中氮含量增加,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

第8题:

钢在具体的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

  • A、起始晶粒度
  • B、实际晶粒度
  • C、理论晶粒度
  • D、本质晶粒度

正确答案:B

第9题:

钢焊丝中锰元素对焊接和焊后焊缝能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锰在钢中是一种很好的合金剂。当钢中的含锰量在2%以下时,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钢的机械性能在韧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强度增加。但含锰量过高,也会增加钢的淬火倾向。在焊接中,锰是一种较好的脱氧剂,当含锰量0.4%--0.6%时,脱氧效果最好。锰还是一种很好的脱硫剂,从而减小焊缝的热裂倾向,一般碳素钢焊丝中的含锰量为0.3%--0.55%,低合金或合金结构钢焊丝的含锰量可达0.8%--1.1%或更高些。

第10题:

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残余奥氏体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工件使用过程中,由于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将淬火工件冷却到室温后,随即放到零下温度的冷却介质中冷却,即进行冷处理;回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