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称为土壤成因,包括()

题目
多选题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称为土壤成因,包括()
A

地形

B

气候

C

成土母质

D

植被

E

成土年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 A、10%
  • B、20%
  • C、30%
  • D、40%

正确答案:B

第2题:

什么是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并说明其要点。


正确答案: 十九世纪末道库恰耶夫指出土壤是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他把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称为五大自然成土因素。
(1)各因素同等重要,不可代替。(2)某个成土因素的变化影响其它因素的演变。(3)成土因素有地理分布规律。(4)成土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起主导作用因素也不同。

第3题:

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成土因素有哪些?它们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母质因素——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骨架”。
气候因素——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速率。
生物因素——主导因素,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推动土壤的发展。

第4题:

在土壤学中,把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钠离子与吸附性阳离子总量比值大于或等于20%的土壤,称为()。


正确答案:碱土

第5题:

土壤形成因素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为。

第6题:

土壤形成因素有()。

  • A、母质
  • B、生物
  • C、时间
  • D、地形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发生土壤学


正确答案: 侧重研究土壤的发生、演化、特性、分类、分布和利用潜力的土壤学。

第8题:

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在土壤学形成,发展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三个学派。


正确答案: ①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1840年著名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大田产量随施入土壤的矿质养料数量的多少而相应的变化。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藏库,植物靠吸收土壤和肥料中的矿质养料而滋养。植物长期吸收消耗土壤中的矿质养料,会使土壤库的矿质养料贮藏量越来越少,为了弥补土壤库贮量减少,可以施用化学肥料和轮栽等方式如数归还土壤,以保持土壤肥力永续不衰。
②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地质学家法鲁,李希霍芬,拉曼等用地质学研究土壤,形成了农业地质土壤学观点。他们把土壤形成过程看作岩石的风化过程,认为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而形成的地表疏松层,即岩石分化的产物。土壤类型决定于岩石的分化类型,土壤是变化、破碎中的岩石。
③土壤发生学派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创立了土壤发生学观点,认为土壤形成过程是岩石分化过程和成土过程所推动的。影响发生和发育因素概括为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陆地年龄等5个,提出了五大成土因素学说。还提出了地球上土壤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创立土壤地带性学说,同时还对土壤分类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拟定了土壤调查和编制土壤图的方法。

第10题:

土壤地理学是()与土壤学的交叉科学。


正确答案:自然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