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冰川,储存了约4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铸就了永不干枯的中华水塔。

题目
判断题
青海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冰川,储存了约4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铸就了永不干枯的中华水塔。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①地球上高寒地区沿地表运动的巨大冰体,是第四纪以来一定地形条件下气候变化的产物
②中国是世界上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国家
③大气降水(雪)沉积在高寒地带,先由雪花圆化成粒雪,再由粒雪变质成冰
④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西部,共分布发育了4万余条冰川,总面积约为5.94万平方千米
⑤冰川又称冰河
⑥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冰川冰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下游流动
⑦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但在包括赤道附近在内的地球上各大高山、极高山和极高海拔的高原上都有各类冰川分布发育
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⑥⑦②④
B.⑤⑦③⑥①②④
C.②④①③⑤⑥⑦
D.⑤⑦②④①③⑥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提到我国是世界上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国家,⑤句是给冰川下定义,两者对比,⑤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
第二步,对比其余三个选项。发现②④两句绑定在一起,③⑥两句绑定在一起。②④两句说的是冰川在我国的分布,③⑥两句说的是冰川的形成。剩下①句和⑦句,①句说的和冰川的形成,应与③⑥两句挨在一起;⑦句说的是冰川的分布,应与②④两句挨在一起。排除B项。根据事理逻辑,应该是先论述冰川的形成,再论述冰川的分布,排除D项。

第2题:

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 B、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 C、气温低,牧草矮,
  •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C

第3题:

整个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的冰川,储存了约4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还有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湖泊,“中华水塔”美誉名不虚传。

  • A、3000平方公里
  • B、4000平方公里
  • C、5000平方公里
  • D、6000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旅游资源有不在青海省的一项是:()

  • A、三江源、阿尼玛卿山、喀纳斯湖、青海湖
  • B、三江源、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
  • C、昆仑山、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
  • D、三江源、昆仑山、阿尼玛卿山、柴达木

正确答案:A

第6题:

青海是( )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金沙江
E.淮河

答案:A,B,C
解析: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第7题:

据2000年的测量数据,青海湖的湖泊水面总面积约多少平方公里?


正确答案:据2000年的测量数据,青海湖的湖泊水面总面积约4260平方公里。

第8题:

青海是三江之源,“三江”指的是哪三江?


参考答案:长江、黄河、澜沧江。

第9题: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保护区成立,总面积为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其涉及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4个县,不包括()州。

  • A、玉树
  • B、果洛
  • C、黄南
  • D、海西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有三条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请问三江源是指哪三条江河的源头?()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 B、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 C、长江、黄河、澜沧江
  • 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