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卖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卖是()。

题目
单选题
典卖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卖是()。
A

活卖

B

断卖

C

绝卖

D

永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宋时期典卖与一般买卖最严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A.永卖B.绝卖C.活卖D.断卖


正确答案:C


第2题:

简述清朝典卖契约制度的发展。


答案:
解析:
清朝典卖契约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明确典、卖两种契约的区别。凡为典契的,须在典契中注明回赎字样,凡为卖契的,须在卖契中注明永不回赎字样。对于乾隆十八年前的旧有契约,如果契约没有注明是否回赎字样的,30年内可以回赎,或由典权人再向出典人支付一次“找价”,所有权归典权人;30年以上的,尽管没有写明“绝卖”或注明回赎。仍不得再请求找价或回赎。可见,典与卖的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允许回赎。此外对于典当契约,无须经过官府加盖官印、缴纳契税和过割赋税。
(2)明确典当回赎权的年限。清律规定,典当契约约定的回赎年限不得超过10年,超过10年的,以买卖契约论,并交纳契税。
(3)明确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若出典的房屋失火焚烧,如果出典年限未满,由双方各出价一半合伙建造,典期延长3年,3年后出典人仍以原价回赎。如果出典人无力出资,由典权人出资建造,典期仍延长3年,3年后出典人按原典价的140%回赎。相反,如果典权人无力出资,由出典人出资重建,则典期届满后,出典人按原典价的60%回赎。双方均无力重建的,应将地基出卖,得价的1/3归还出典人。

第3题:

典卖与买卖最严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

A.水卖

B.活卖

C.绝卖

D.断卖


正确答案:B
解析: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债法的发展,不仅内容较唐代丰富,其结构的严谨与制度的完备,均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在宋代买卖是主要的债权债务关系,买卖分绝卖和活卖,活卖即典质、典卖。

第4题:

我国民间的典卖风气,在()时已盛行。

  • A、汉
  • B、晋
  • C、唐
  • D、宋

正确答案:D

第5题:

我国民间的典卖风气,盛行于()朝代。


正确答案:宋朝

第6题:

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
B.清朝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
C.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
D.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


答案:B,D
解析:
解析:A项错在:宋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过割赋税等四道程序,而清朝对于典当契约,无须过割赋税,但对于买卖契约,须过割赋税。C项错在:清朝规定的出典人对典物的回赋期限为1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注意:宋朝规定的回赎期限为30年,且宋朝不区分典与卖。考生应将宋、清二朝的典卖契约对比复习,以强化记忆。

第7题:

我国民间的典卖风气,盛行于()。

  • A、汉代
  • B、晋代
  • C、宋朝
  • D、唐朝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

B.清朝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

C.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

D.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


正确答案:BD
解析:A项错在:宋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等四道程序。而清朝对于典当契约,无须过割赋税,但对于买卖契约,须过割赋税。C项错在:清朝规定的出典人对典物的回赎期限为1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注意:宋朝规定的回赎期限为30年,且宋朝不区分典与卖。考生应半宋、清二朝的典卖契约对比复习,以强化记忆。

第9题:

宋代典卖又称为“()”。

  • A、绝卖
  • B、活卖
  • C、赊卖
  • D、抵押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我国民间的典卖风气,盛行于()。


正确答案:宋朝